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解讀一轉、二融、三創、四消費

  • 發佈時間:2014-12-24 22:31:3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解讀高端政策、服務百姓生活,咱們先從會議內容説起。今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有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討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討論稿)》。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從1994年開始每年都開,應該説,今年的會議,既有傳統的延續,也有新的提法。那麼,這次會議有哪些新亮點?咱們應該重點關注什麼呢?正在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南裏11號、農業部所在地的中國鄉村之聲記者張程做出了解答。

  張程:“就在昨天,在農業部也召開了另外一個會,叫做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總結盤點了過去一年中農業系統開展的各項工作。根據農業部的數據,到今年,我國實現了糧食産量“十一連增”、農民增收“十一連快”。但是從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通報中也看到,隨著國內外環境條件變化,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因此我們要堅持走農業現代化道路,要實現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這是這次會議的最重要的內容。除此之外,在這次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當中,有很多全新的提法和表述,雖然過去曾經散落出現在一些政府文件和公告中,但這回是第一次做出較為全面、成系統的表述。比如要挖掘農民這個最大群體的消費潛力,更好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再比如要大力發展農業産業化,做大做強農業産業,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互動等等。而這些全新的表述和提法也將成為我們所有三農人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也會成為今後一年咱們需要慢慢適應的“新常態”。”

  在這次會議中有不少亮點和新提法。比如“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一二三産業融合互動”,另外還有“激發農民的創造、創新、創業活力”以及“挖掘農民這個最大群體的消費潛力”。

  這一轉、二融、三創、四消費這個幾個亮點,跟咱生活到底有啥關係呢?

  一轉: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首先來説“轉”,也就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在前不久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提出了“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這個概念,並把它列為明年五項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農業發展方式要怎麼轉變呢?這和“農業現代化”有什麼關係呢?

  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宏宇:“農業現代化是最新幾年,中央著眼于三農發展提出來的,不是今天才提出來。農業現代化首先是要在工業化、城鎮化、資訊化的背景之下,四化同步發展,必須要搞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的理念:第一,保障糧食的基本供給;第二,農業還要有效益,按照我們講生産技術先進,規模經營適度,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可持續的農業叫現代農業,這是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我們要堅持,數量、品質並重,注重提升農業的競爭力,注重農業科學技術進步,注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集約發展,同時要使産業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這樣的農業是我們追求的農業,也是中國特色現代農業的表現,這本身也是新常態的一個要求。”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是發展現代農業的一個重要理論,也是順應“新常態”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它的意義重大。第一是穩定糧食和重要農産品供給;第二要加大農業的結構調整,更多的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更多的依靠科學的投入而不是要素的投入來轉變方式;第三,在穩定數量的同時,來注重産出農産品的安全,還要使農業本身有效益,有競爭力;第四,要培養新的農業經營主體,加強這種方式的轉變;第五,還要有效的利用國內和國際兩個資源、兩個市場,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之下,這也是可選擇的一個方面。

  二融:一二三産業融合互動

  常説四個現代化中,農業現代化已經是“四化建設”中最弱的一環,直接關係到工業化、城鎮化的順利推進。那麼,農業的現代化怎麼實現呢?這次會議告訴我們,現階段的一個重要手段或者是方式,就是通過“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把産業鏈、價值鏈等現代産業組織方式引入農業,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互動。這就是接下來要跟您説的第二的新提法“融”。融的是一二三産業,那麼什麼是一二三産業?咱們先來了解一下。

  過去我們常説1+1大於2,意思是合作以後力量更大,農業若要實現規模化、集約化,開展合作和適度規模經營自然是大勢所趨。我們看到,這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特別強調,推進農業現代化,要大力發展農業産業化,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互動。

  既然要發展,那麼這個“一二三産業融合互動”怎麼融合,跟農民有啥關係呢?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現在日韓在提第六工業化,什麼叫第六工業化呢,因為第一産業加第二産業加第三産業正好等於六,所以是第六工業化嘛。主體的思想就是説,第一産業就是一個種,種了之後一般來説利潤還是比較低的,如果農民的規模比較大的話,他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加工,增值的部分就留在農民這裡了。加工之後你再做品牌啊,這樣你就第一第二第三産業融合了,尤其是以後的種糧大戶啊,家庭農場啊,農民專業合作社啊都可以實現適度的加工,然後再做品牌,一方面大部分的利潤就會留在農村農民的手裏,另一方面也是縮短了産銷之間的産業鏈。我們國家現在從田間到餐桌的産業鏈太長了,另外從消費的角度來説呢,融合可以促成一二三産業的對接,這樣也堅守了流通的環節,提高了可追溯性和品質安全。”

  記者:“如果農民手中的土地和種植規模過小,要實現全産業鏈的打通與融合,做到1+2+3=6,肯定是比較困難的。首先資金上就成問題。我看到在微網志平臺有網友就留言了,他叫“綠蘿0095”,他説我沒有錢,拿什麼去購置加工機械?拿什麼去雇工人?鄭教授,那麼這種情況下,咱們農民朋友該怎麼辦呢?”

  鄭風田:“我看日韓呢,他是有很多政策激勵的,比如對這些農民進行貸款,農民想擴大規模的話一方面要進行融資,另外一方面呢,他要加工的話需要一些設備,貸款的話現在我們國家已經可以讓農民進行土地抵押貸款了嘛,第二個就是國家隊農民進行培訓,因為你過去種十畝地怎麼都行,你現在種一二百畝地你要是沒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經營能力,你的收入要是想提高就很困難,所以怎麼提高農民的經營管理能力。這樣你作為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的話,你家有一二百畝地,那麼你的産量完全可以保證進行一些初步的加工,然後還可以打你的品牌,這樣你能夠賣一個比較好的價格,然後也可以增加從事農民的積極性。”

  辦法總比問題多,如果有類似的問題,專家的建議不妨嘗試一下。

  三創:激發農民的創造、創新、創業活力

  如今要大力發展農業産業化,一定不能少了新的生産經營形式。創新、創業,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激發農民的創造、創新、創業活力,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這就説到了第三個亮點,也就是我們一開始為您梳理的第三個關鍵字“創”。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聽起來真是振奮人心啊。那麼,農村的創業和創新活力該如何激發?有關這一話題,我們來連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葉部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現這個目標,難度大不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好的,主持人。農村歷來是靠農民,包括發展鄉鎮企業,包括外出打工,基本是靠農民。這次還是想通過簡政放權,實行更寬鬆的政策,通過鼓勵農民創新創業,來激發農村發展活力。把農村農民隱藏的創新的潛力激發出來,把農民和農村創業的精神激發出來,增加就業,增加農民收入。至少是可以擴大農民就業的空間。這就是一種導向性的東西,是一種政治信號,就是下一步在農村,我們還是通過放活、通過激發農村發展活力來增加農民就業、農民收入。包括農民發展特色農業、品牌農業,包括領辦合作社都算,包括發展休閒觀光農業。只要是有市場需求的,只要國家沒有禁止性規定的都可以做,都可以幹。現在農村已經放的夠開了。成功的創業在農村,跟八十年代搞鄉鎮企業不一樣,現在要創業成功很難,要考慮到市場需求的問題。創新呢,就更難了,對農民的整個文化素質、經營能力要求很高的。”

  記者:“‘只要國家沒有禁止的都可以做,都可以幹’,真是放開手腳幹事業的感覺啊。那麼葉部長,我們具體該如何實現這幅理想的畫面呢?”

  葉興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個恐怕還是要考靠市場的力量,靠農民自己的力量,最好不是由政府推動,或者説由哪個部門去主導。”

  “一個是農民自身,農民就是要瞄準市場需求。還有就是社會資本。如果城市資本能夠到農村來,發展休閒觀光農業,發展高效農業,發展設施農業,這些也都算。現在政府部門要做的,就是把那些不利於農民創新的過時的規章制度進行修改,調整。比如説農民在發展規模養殖業、發展特色農業、發展休閒農業時,在用地方面,可以納入農用地管理,不一定需要用建設用地指標。國家在稅收上,在信貸資金支援上,都可以加大力度。從農民的角度,提高他們的創業創新能力,一個是資金的問題,一個是他們的技術能力、掌握市場的能力,還有經營管理能力,這些都要全面提高,那就加大培訓力度。要靠政府部門來組織,包括農口部門,包括行業協會,包括農村的技術推廣體系,他們都會發揮作用。當然還有,就是大學生村官,還有農村的第一書記,都在這方面採取措施。促進城市的人才、城市的技術、城市的管理能夠下鄉,所有涉農部門都有責任。”

  四消費:挖掘農民這個最大群體的消費潛力

  剛剛葉部長多次提到了市場,説到靠市場的力量,咱農村市場這塊沃土,已經被提上開墾日程了。我們注意到,在此次會議公報中提到:“挖掘農民這個最大群體的消費潛力,可以更好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咱們以電商為例,在今年“雙11”的網購盛宴中,農村市場購銷兩旺,阿里巴巴571億元的交易中,發往農村的消費佔到10%。

  不過,農村的路不通、快遞不到等種種制約,不僅影響了大家的消費熱情,部分農民的基本需求也得不到保障,更是和城市有一定差距。對此,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指出,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落後,有巨大新增投資需求,用好這個空間,可以更好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關於今天為您梳理的最後一個亮點關鍵詞“消費”,要促進農村地區的消費和投資,這將給咱們的生産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姚景源:“我覺得這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告訴我們什麼呢,就是説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問題的話,我們就會把有些人現在的這個農業、農村、農民這種狀況看成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包袱,但是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它不是包袱,它是一個巨大的這個、這個增長的潛力和空間。它是我們未來中國經濟保持可持續增長的巨大的空間和潛力。我覺得大家要看到這一點我覺得是十分重要的。我們現在農民收入的提高勢必會拉動整個社會消費的提高,而我們這幾年,之所以我們消費能夠保持比較高的增長,很重要就是農民增收的幅度,這幾年高於我們城市的每人平均收入增長幅度。所以這樣的話,農民的消費的這個能力,這個大大地增強。從今後看,我們現在農民他的消費數量基本上是城市每人平均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説我們能夠農民增收能夠把他迅速地提升起來,那麼就意味著我們全國有一少半的人他們的收入能增加三倍,你想一想我們多大的消費潛力呀。我們現在有些個産品,城裏面已經是明顯的過剩,但是如果我們看農村,還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另外這次農村工作會議我覺得講到農村,我們還是要看到他是一個重要的投資空間。我們農村基礎設施還是落後,農村的一些個公共服務設施,應當講是遠遠不足。所以我們應當加大這方面的投入。”

  記者:“正像您説的,拉動內需,這對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將十分有利,兩者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係。但是對於個人來説,可能有人會説,拉動內需不就是讓我花錢麼?這對我有什麼好處麼?”

  姚景源:“是呢,我到農村調研我就覺得我就發現農民洗衣服,現在很多農村洗衣服還是用手洗,那為什麼不買洗衣機呢,因為他沒有自來水,那麼沒有自來水他就洗衣服就很難,那麼這個農村農民的話其他家用電器也是這樣,我們農村雖然經過電網改造,基本上做到村村都有電,但是我們畢竟線路的問題,我們電壓還是不穩定,現在我們基礎設施一旦搞上去,農民的消費就會極力地擴大,然後我們再下大工夫提高農民的收入水準。然後呢我們再加大農村的特別是和民生息息相關的基礎設施,比如我們的煤、水、電、氣,讓我們農村徹底告別燒柴做飯。我們讓自來水能夠流進每一個農戶的家庭。是吧比如説我們把我們這個無線網路包括電視、電腦等等這個都讓他進到農民的生活當中,這樣的話我們的農村、農民就能和整個國家、整個世界緊緊聯繫在一起。所以你從這個角度來講,這是對我們農民的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發生一個根本性的顛覆性的改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