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兗州土地流轉“生金産銀”

  • 發佈時間:2014-12-24 04:33:54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核心提示 兗州是農業大縣,也是國家商品糧生産基地之一。近年來,隨著該區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步伐加快,大量農村勞動力向城市、園區企業轉移,推動了土地快速健康流轉。截至目前,全區共流轉土地24萬畝,佔家庭土地承包經營面積的48%,涌現出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722家。據統計數據顯示,這些新型經營主體不僅有多年經商的城裏人,還有一直與土地打交道的農戶,伴隨黃土地裏刨金,該區土地流轉成效凸顯。

  □ 本報記者 呂光社 王德琬

  本報通訊員 張美榮 王慶

  形式多樣——

  “農場主”逐漸增多

  11月29日上午,在兗州區大安鎮龍灣店的振忠家庭農場裏,60多歲的趙振忠正忙著給麥田澆越冬水。前些年,他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300多畝地,在村裏建起了種植園,成為家庭農場主。該村黨支部書記曾帥説,土地流轉後每畝可以給農民帶來租金收入1200元,還能使農民抽身進行其他工作,算透賬的農民自願外包。

  另一方面,家庭農場主也嘗到了甜頭,願意承包。新兗鎮楊莊村楊建軍算了一筆賬,他承包了300畝地,每畝地按兩季收入2500元,扣除租地費、人工費、耕耙種等共約1900元,每畝純收益在五六百元,每年可收入10多萬元。

  “土地流轉實現農民和種糧大戶的雙贏,出現了快速發展的趨勢。”兗州區農業局長張士坤介紹,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不斷發展,農業産業化帶動力增強,已經形成了以益海集團等為主體的優質小麥産業鏈,以六合飼料等為主體的優質玉米産業鏈,以綠源肉鴨等為主體的畜禽養殖産業鏈,帶動兗州及周邊優質小麥、玉米基地近300萬畝;而且隨著農業基礎設施完善,全區平均40畝地一眼井,50萬畝耕地全部實現了灌溉節水化、大地園林化、秸稈還田化,全區農機總動力達到72萬千瓦,糧食生産耕、耙、播、收、秸稈還田實現了全程機械化。

  目前,該區土地流轉不斷升溫,各鄉鎮以出租、轉包、加入合作社等形式,累計流轉土地面積24萬畝,涌現出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722家,流轉面積佔家庭土地承包經營面積的48%。

  規範引導——

  先付錢再種地

  大安鎮前白樓村流轉土地1800畝,抽調了2名“兩委”成員具體負責土地流轉工作,種植大戶每年向村集體交納每畝30元的管理費,用於土地流轉服務併為種植大戶提供農田設施建設、用水用電、農機存放等服務,從而充分發揮村集體服務功能。

  無獨有偶,新兗鎮大雨住村2011年採取“先付錢再種地”模式,將1000余畝土地採用統一流轉的方式租種給當地的幾個種糧大戶。“土地流轉承包費每年分兩次發放,第一次是在6月15日夏種玉米前發放,第二次是在10月15日種小麥前發放,這樣就是為了打消農民顧慮,讓‘買賣’雙方都放心。”村黨支部書記張新學告訴記者。

  兗州區農經辦主任高永成介紹,依法、自願、有償是土地流轉的基本原則,村集體服務助推土地流轉、先付錢後種地等模式能確保農戶及種糧大戶的利益,這在當地土地流轉中演變成為一種模式,並有逐年擴大的趨勢。

  為使土地流轉有序地進行,兗州區成立了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和服務大廳,統一印製土地流轉合同,明確規定了土地租金的支付方式、支付時間等,指導流轉合同的簽訂。成立村級流轉服務站,村會計兼任流轉資訊員,及時掌握農戶土地流轉的意願,積極推進土地依法有序流轉。

  服務到位——

  新型經營主體培育

  小孟鎮梅營村的種糧大戶馬洪寶採用了新的種植、灌溉模式,減少了傳統種植的麥隆邊背,每18畝地即可比傳統種植模式增加播種面積2.5畝。“規模種植便於農作物病蟲草害綜合防治、配方施肥等新技術,真正實現了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標準化生産。今年僅玉米一季每畝凈增産100多公斤,400畝地即可增收8.8萬元。”談起規模經營的好處,馬洪寶高興地説。

  新技術的使用,讓種糧大戶看到了糧食種植帶來的規模效益。更讓種糧大戶信心百倍的是,兗州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扶持力度不斷加大。除享受省農業廳給予的補貼政策外,區農業局利用項目資金幫助種糧大戶更新播種機械,申請銀行貸款時給予貼息扶持,優先安排標準良田建設等項目,實行農業技術“一對一”包保服務。科技人才支撐方面,該區逐步建立了“1111”農業科技人才支撐體系,1處院士工作站已建成投入使用,10位省級農業專家多次來兗講課並指導生産,100名技術人員和1000名新型職業農民成為全區農業發展中的主要技術骨幹。

  針對各種糧大戶分佈分散、缺乏交流的情況,兗州區去年7月成立了全省首家種糧大戶信用合作聯盟,搭建“抱團取暖”的服務平臺。聯盟內部實行資源、資訊共用,大型農業機械調劑使用,為符合條件的種糧大戶提供貸款便利。“下步在全區篩選千名懂技術、有經驗的年輕勞動力,定向指導和重點培養,力爭通過幾年的努力,全區50萬畝耕地由千個新型經營主體經營,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張士坤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