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8隻股票涉案者被調查

  • 發佈時間:2014-12-23 14:31:29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科雲網”跌停、“百圓褲業”跌停、“興民鋼圈”跌停……22日,在上證綜指高歌猛進之際,這批因涉嫌操縱而被調查的股票悉數跌停。

  在新華社11月底播發關於“新莊股時代”的系列報道之後,證監會對股市操縱表現出極大關注。從5日就坐莊操縱股價表態到19日公佈一批涉嫌操縱的股票名單,證監會正展開一場針對股市操縱現象的調查風暴。

  證監會立案調查涉嫌操縱股票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19日説,證監會近期開展了打擊市場操縱專項執法行動,已對涉嫌操縱“中科雲網”“百圓褲業”“興民鋼圈”“山東如意”“湖南發展”“鐵嶺新城”“寶泰隆”“寶鼎重工”“元力股份”“東江環保”“中興商業”“山東威達”“寧波聯合”“遠東傳動”“科泰電源”“新海股份”“九鼎新材”“珠江啤酒”等18隻股票的涉案機構和個人立案調查。

  在前期的調研中,新華社記者發現,今年以來,隨著股市人氣積聚,股指節節攀升,在市場活躍度提升的同時,很多股票無厘頭上漲,換手率驚人,“莊股”身影頻頻閃現。與“老莊股時代”不同的是,新的坐莊手法更加隱蔽、參與者更加分散、查證更加困難。

  針對市場操縱行為的新變化、新特點,張曉軍總結説,一是操縱持續時間短、建倉拉抬出貨快等隱蔽性較強的類莊股操縱模式有所抬頭;二是涉案人集中資金優勢,以連續交易、對倒交易、虛假申報撤單、尾市拉抬等多種手法交叉並用,操縱股價非法獲利;三是出現“以市值管理”名義內外勾結、通過上市公司發佈選擇性資訊配合等新型手段操縱股價的案件。

  市值管理成為重災區

  記者調研了解到,在今年以來出現的市場操縱行為中,“市值管理”這個詞頻頻閃現。作為一個管理學名詞,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基於公司市值,綜合運用多種科學、合規的價值經營方式和手段,以達到公司價值創造最大化、價值實現最優化的一種戰略管理行為。

  今年5月9日國務院頒布的《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鼓勵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

  “但對於一小部分上市公司而言,市值管理被簡化為抬升股價,甚至被異化為操縱股價的代名詞。”復旦大學證券研究所秘書長李濟生説,這顯然與“新國九條”的初衷背道而馳。

  據記者了解,一些總市值規模較小且股價處於相對低位的上市公司,往往成為“變味的市值管理”最積極的踐行者。大股東通常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讓渡部分股權給被稱為“市值管理員”的機構,然後由後者負責做高上市公司股價,高送轉、對外投資、並購重組成為最常見的手法。

  今年以來,由於新股發行渠道不暢,並購重組異常活躍,而並購重組往往伴隨著股價的異動,其中不少就是借市值管理之名,行股價操縱之實。低估值的非上市公司項目注入上市公司後,市盈率陡然增長數倍,其間的差價以及上市公司復牌後的連續上漲,為上市公司大股東提供了豐厚的利潤,“市值管理員”們自然也獲益匪淺。

  斬斷“操縱”黑手需加強法制

  針對當前市場運作特徵和市場操縱行為的新特點,證監會已于近期開展打擊市場操縱專項執法行動。

  “一方面拓寬線索渠道,強化實時監控,全面排查異動交易,依託大數據系統深入分析挖掘操縱市場線索;另一方面,集中力量查處市場操縱案件,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張曉軍説。

  與證監會立案調查的過程相比,調查結果公佈之後的處理顯然更令人關注。令人遺憾的是,困擾中國股市的違法成本與收益嚴重失衡狀態,多年來並未能獲得明顯改善。據悉,正在進行中的證券法修訂對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的民事侵權賠償設立了上限,這使不少部分法律界人士感到困惑。

  “如果違法成本過低的狀況不改變,對違法者的‘懲戒’有可能變成‘慫恿’。”上海知名證券律師宋一欣不無擔憂地説。

  張曉軍表示,證監會將進一步完善針對市場操縱案件的行刑銜接機制,提高行政執法的時效性,加大刑事追責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證監會宣佈已對18隻股票涉嫌機構和個人立案調查的前一週,滬深證券交易所有多家上市公司發佈《關於公司股票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及暫停上市風險的提示公告》。上述公司的共同特徵是均因涉嫌存在資訊披露違法違規行為被立案稽查。

  從虛假披露、欺詐上市,到操縱市場、內幕交易,違法主體、違法手段、違法結果各不相同,對證券市場“三公”原則的傷害卻如出一轍。

  如何預防、查處、杜絕形形色色的違法違規行為,營造純凈、高效、公平的市場,無疑是中國股市法治進程中最為重要、同時也最具挑戰性的課題。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