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安新型城鎮化啟示:力求産城融合 注重歷史傳承
- 發佈時間:2014-12-22 12:13: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12月22日消息 (記者 賈國強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依託。在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征途中,高安市敏銳捕捉時代動向,以城鄉統籌、産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為突破口,在推進新型城鎮化轉型發展上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實踐。12月21日,記者走進江西省高安市,感受新型城鎮化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力避千鎮一面 因地制宜搞建設
“遠離貪大求洋、力避千鎮一面,用長遠眼光丈量未來。”這是高安市委書記聶智勝對規劃的理解。高安堅持規劃引領,既注重城鄉一體,又突出鄉鎮特色,著力優化城鎮空間結構。
“一核、兩翼、三軸”的城鄉統籌發展格局已然成型:把中心城區作為城鄉統籌的核心,建陶基地建成以工業為主的重要支翼,大城?昌西文化産業園建成以文化創意為特色、全面服務南昌三産消費的重要支翼,城鎮發展軸、工業發展軸和旅遊發展軸各具特色。
根據地理分佈和鄉鎮産業佈局現狀,高安將21個鄉鎮劃分出“金三角”、“銀三角”、“綠三角”、現代農業和新型城鎮化五個特色區域。區域不同,發展重點也不同。比如“金三角”重點打造工業、“銀三角”以富硒農業為主,“綠三角”搞旅遊……
差異化定位、錯位發展,讓小城鎮找準發展方向,依託各自資源優勢,因地制宜搞建設。“金三角”的八景鎮,人流、物流、資金流活躍,正打造産城融合的工貿型城鎮;“銀三角”的相城鎮,依託良好生態,致力打造宜居宜業集鎮;“綠三角”的華林山鄉則利用山水資源做旅遊,提出“上水上游,華美華林”。現在,各鄉鎮把定位變成“項目化、時間表、責任人”的實際行動,一項接著一項幹,一屆接著一屆抓,真正實現科學發展、錯位發展。
為避免盲目擴張,高安把城鎮化當成循序漸進、梯度發展的過程,不盲目鋪攤子、上項目。新區建設堅持“搞規劃、拉框架,做民生”;在鎮村聯動、城鄉一體建設過程中,也不搞運動式大幹快上,而是選擇八景、石腦、華林山等6個鄉鎮做示範。
避免造空城 力求産城融合聚人氣
沒有産業支撐,城市就容易變成“空城”、“睡城”。建設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必須堅持走産城融合的“雙輪驅動”之路。在這點上,高安通過科學規劃,已初步形成了工業園區、建築陶瓷産業基地、大城?昌西文化産業園等三個承載平臺,成為城鎮聚集人口、解決就業的有力支撐。
“我在城裏有活幹,還能申請保障房,當然希望以後住在城裏。”黃志軍是八景鎮灶崗村民,在高安建築陶瓷産業基地的一家企業上班,年初剛剛申請了一套保障房。想到能在城裏紮根落戶,心裏別提多高興了。據高安市勞動就業部門統計,僅兩大工業園區,工業用工量就突破10萬人,絕大多數是“洗腳上岸”的農民。
産城融合,讓一個個集鎮成為聚集人氣的洼地、旺盛商氣的寶地。
石腦鎮是百強中心鎮,2000多畝的工業小區裏入駐項目10個,總投資達6億多元,吸引了眾多農村富餘勞動力。隨著人氣的聚集,石腦又投入1億多元,啟動了320國道景觀提升、西安大道建設等12個城建項目,並對集鎮所有街道進行亮化、美化和綠化,現在集鎮常住人口比3年前翻了兩倍。
不“奪牌子”“撈麵子” 讓群眾真正受益
走進石腦鎮中心小學,映入眼簾的是漂亮的教學樓、優美的環境和嶄新的塑膠跑道,穿著整齊校服的孩子們正在上體育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像這是一所鄉鎮小學。
“城鎮建設不能‘奪牌子’、‘撈麵子’,城鎮化的著力點在於不斷完善公共服務,促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使城鄉居民都能夠‘安居’又‘樂業’。”聶智勝告訴記者,高安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堅持“搞規劃、拉框架、做民生”,把完善功能擺在核心位置,優先建設發展。
老城區基礎薄弱、設施不完善,高安安排12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解決“路不平、水不暢、燈不亮”等問題,還新建了兩所小學,啟動了人民醫院、中醫院、高安二中擴改建工程。
瑞陽新區,在規劃建設之前就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建議,建設中堅持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出臺“一戶一人免費就業培訓、就業崗位優先安排、60歲以上老人全部免費納入養老保險、每人平均15平方米店舖安置、預留村級經濟發展用地”等一系列惠民舉措,解決廣大徵遷農民的後顧之憂,新區拆遷工作實現“零強拆、零陳情、零事故”。
“高安不缺住房、缺的是環境優美的住宅小區。”為了這個目標,高安不搞“鋼筋水泥”城市,而是見縫插綠,讓地造綠。老博物館位於中心城區黃金地段,搬遷新館後,原址將用來做綠地。如今,越來越多的市民過上了“坐車不見車、暴雨不見水、推窗見美景、出門到遊園”的美好生活。
在城鎮建設的思路定位上,高安尤為注重歷史傳承和區域特色,新區依山就勢留下銅鼓嶺、連錦溪;華林山鎮改徽,不搞大拆大建,著力體現人文山水特色的自然景觀,讓高安的山山水水既烙上時代的印跡,又留下歷史的記憶和綿長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