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走班制”有利於因材施教

  • 發佈時間:2014-12-22 04:35:51  來源:寧波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慕毅飛

  日前,教育部發佈《關於普通高中學業水準考試的實施意見》要求,2017年起,全國開始高考綜合改革,在高考中實施語文、數學、外語3門學科全國統考,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學科任選3科的考試方法。不少教育專家認為,今後高中很可能將採用走班制進行教學,班主任可能會消失(據12月20日新華社電)。

  浙江省已在全國率先試點高考改革,省內部分高中2012年便在實際教學中實行了走班制。所謂走班制,主要是指分層次教學,即相關高考科目的教學,分為A和B兩個或更多層次,其中A類班級適合學習程度更好的學生,B類班級則適合程度相對差一些的,依此類推。從試點的結果看,走班制學生的平均分要高於傳統班級學生的平均分10分,説明走班制更有利於學生掌握相關知識。

  筆者以為,走班制教學是必然趨勢,獲得良性成果也在情理之中。現在的高中多隨機組班,同一個班級學生學習成績必然參差不齊,就算進行了分班考試,按成績分為“尖子班”“重點班”“普通班”……但語文好的學生數學未必好,物理好的學生化學未必好,總分相同的學生在分科上照樣有前有後。教得深了,差的吃不了;教得淺了,好的吃不飽。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走班制,真沒有更好的選擇。

  分班教學,有它的優勢,流水作業,批量生産,用現代工業的方式辦教育,提高了培養效率,但它不符合因材施教理念,不利於學生個性發展。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為追求更好成績,出現了“尖子班”“重點班”“普通班”。“尖子班”的硬軟體配置要比“普通班”強,有些學校連空調也只裝在“尖子班”,進不了“尖子班”,學生就成了“二等公民”。這種分班行為,顯失教育公平,所以教育行政部門明令禁止。相比之下,走班制能有效規避歧視、體現公平。語文課進A班的,數學課可能進B班;數學課進A班的,歷史課可能進C班。不存在歧視誰的問題,卻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需要。

  當然,實施走班制,要有前置條件,就是學生人數要有明顯的下降,從而保證教室和教師能滿足需要。一旦走班,不同學科不同層次的學生分配不可能均衡,如果教室和教師數量不夠,學生的層次劃分就不可能更細,籠而統之,體現不了走班制的優勢,還會走入形式主義的窠臼。同時,還需要教育理念的革新,那就是不歧視差生,在教學資源配置上,不搞“優生優配”,而應堅持“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此前,教育部發佈的《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近十多年來,中小學在校生人數逐年減少。筆者以為,這種形勢下,走班制的前置條件已經成熟,不僅高中可以有,初中、小學也可以有。如果所有學科走班,“優生優配”就失去了意義,從這個角度看,走班制不失為實現教育公平的一條有效途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