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1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磚瓦的大智慧

  • 發佈時間:2014-12-21 10: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孫璇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

  磚瓦的大智慧

  建築不是空殼,而是凝聚生命力的標本

  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坐落在明清皇家壇廟先農壇古建築群內,與喧鬧的街市若即若離,環境清幽,古柏參天,冬季蕭瑟的陽光下透著莊嚴,別有一番韻味。這裡是我國第一座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國古代建築技術、藝術及其發展歷史的專題博物館。

  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在形容建築的重要性時曾富有詩意地説,城墻就是北京的生命。建築是凝固的生命,是無聲的歷史,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建築猶如座座里程碑,鐫刻著人類社會在各個領域的發展成就,是一個民族對人類文明貢獻的重要標本。於是,帶著對我國建築藝術的敬仰,我來到這裡。

  展廳面積達2700平方米,分為“中國古代建築發展歷程”、“中國古代建築營造技藝”、“中國古代城市”、“中國古代建築類型欣賞”等4個部分,通過文物、圖片、模型及多媒體等形式,形象又通俗地展示著中國古代建築文化的博大精深。

  穿梭在各個展廳,如同遊走于一幅長長的歷史畫卷,華夏民族幾千年建築文明史一一浮現眼前。而我也仿佛化作畫卷中的主人,行走于燦爛的歷史之中。我國古代建築構架的恢弘,建築材料的複雜多樣使你不得不為前人的聰慧頭腦和非凡創造能力而拍手叫絕。

  展廳內陳列的“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系統地詮釋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精妙。它以大量豐富多彩的圖表照片、栩栩如生的實物、至精至美的模型,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築從茅茨土階的原始狀態發展到明清時代城墻高築、佈局嚴整的宮廷建築所走過的漫長里程。

  從地穴到木骨泥墻原始地面房屋,從木架夯土庭院到頗具氣勢的木墻瓦楞建築群落,從漢代未央宮到唐朝大明宮,從元代四合院到明清園林建築……古代建築所折射出古人在思索並解決人與自然、與環境空間關係時所體現出的智慧和哲理,令人讚嘆不已。

  秦漢偉構,隋唐氣韻,宋代綺麗,元朝自由,明清輝煌,各時期的建築風格盡收眼底。除此之外,還可以領略到中國各地區建築特色——北國之雄渾,江南之典雅,蜀中之樸真,穿梭其中,不得不感嘆我國古代建築的燦爛成就。

  中國古代建築的恢宏大氣令人陶醉,建築中的“小心思”更透著大智慧,令人著迷。美輪美奐的天花藻井、流光溢彩的琉璃瓦件、惟妙惟肖的油飾彩畫、鬼斧神工的磚木雕刻、金扉朱楹的門窗藝術,技藝精湛,匠心獨運,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深刻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藝術基因。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建築就陳列在先農壇太歲殿、拜殿、西配殿內部,高大威武的紅色柱子略有暗淡,抬頭可望的精美藻井並未因歲月蒙上的塵土而遜色。當歷史與歷史碰撞,建築也在建築中得到昇華,內心讚嘆的火花擦出了一道道光亮。這是伸手可碰的建築藝術,這是可觸摸的歷史。

  一位參觀者在留言簿上寫道,建築折射出的不僅是一種文化,更是勞動群眾的智慧與力量。領略中國古代建築輝煌的發展歷程,欣賞著她典雅精緻的造型和獨具一格的技藝時,我們能感受到華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中華千年的生命脈動,進而引發對歷史、宇宙、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走出展廳,望向先農壇外面一棟棟鋼筋水泥堆砌而成的樓房,這群建築四四方方,索然無味。因為建築本來就不是一個空殼,而是具有生命力的標本,兼備歷史的厚重與藝術的靈動。

  不得不感慨,我國古代建築的藝術基因似乎並未在現代建築中得到良好傳承,不知在百年以後的中國建築展上,當代建築又該如何銜接上瑰麗的古代建築篇章。(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孫 璇)

*ST智慧(601519)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