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個客戶500塊

  • 發佈時間:2014-12-20 09:33:25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網際網路金融一向被稱為低成本高效率的代表,但不斷高企的獲客成本卻已使其名不副實。

  路國華對《金證券》記者説,P2P平臺的獲客成本一直在飆升,現在獲得一個註冊用戶的成本大概是70-120元,獲得一個投資用戶更是高達200-500元。“特別是近期,股市走牛,用戶又多了一個投資渠道,P2P平臺吸引投資者的難度還在繼續攀升。”

  之所以註冊用戶和投資用戶之間隔著這麼大的“鴻溝”,是因為其間充斥了特別多的“羊毛客”。

  網貸平臺為了吸引投資者常常推出一些收益豐厚的行銷活動,包括註冊認證獎勵、充值返現、投標返利等,這在吸引投資人的同時,也吸引了專門“薅羊毛”的“羊毛客”,有些人甚至會用多個身份證註冊多個賬號賺取獎勵。

  據了解,紅嶺創投在今年“雙十一”期間推出“註冊送50元”的活動時,活動當天就新增註冊用戶超兩萬人,平臺也意識到中間有不少“羊毛客”,於是在活動進行不久後便修改規則,改為註冊送10元,充值並投資送40元。

  某P2P平臺創始人曾感嘆,“羊毛客”轉化成投資客的總體概率比較低,大部分成本屬於“沉沒成本”,若活動門檻設置得太低,一群“羊毛客”蜂擁而至,雁過拔毛後很可能留下一片滿目瘡痍,徒增活動成本。

  知名網貸評論人羿飛對《金證券》記者表示,實際上大多數被“薅羊毛”的平臺都知道“羊毛客”的存在,只是默許事情的進行。

  網際網路投資領域,對於新用戶給予的估值比較高,一般一個註冊用戶的估值在100-200元,如果公司真能做大,融資到後幾輪,每個用戶價值在100美元也不奇怪。所以,被“羊毛客”薅50-100元之間,換取一套“真實用戶”的資料,算是不太吃虧,正所謂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他認為,這實際上是一個擊鼓傳花的投資遊戲。如平臺被薅了一輪羊毛,最終沒有拿到投資,那麼平臺就是埋單方,吞下數據作假的苦果。如果平臺通過衝註冊數真的打動機構了,機構第一輪投進來,平臺的成本就有著落了。之後就是機構再找下一輪機構,最後的接盤者,就是埋單者。如果一路順利推著往前走,最終上市了,那就是股民埋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