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類資産配置變奏曲

  • 發佈時間:2014-12-19 06:00:1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1月21日到12月5日,短短11個交易日,上證綜指漲幅達484.99點,累計成交額4.34萬億元(萬得數據),如此強勁的行情,投資者很多年都沒有看到了。市場走到目前的狀態,更多專業人士認同這一輪強勁上漲行情有資金推動的痕跡,市場成交量快速放大打破了之前存量資金博弈的格局。那麼,突然“冒”出來的錢來自於哪呢?

  最初預期海外資金可能通過滬港通進入A股,實際上滬港通實施後,海外資金並沒有如期涌入,但A股仍不缺錢,看來這部分資金的來源還要從國內市場來分析。從深層次而言,大類資産配置的遷移似乎是更加合理的邏輯基礎。

  從我國居民目前的大類資産配置結構來看,銀行存款(包括理財産品等)、房地産以及權益投資(包括基金、股票)是幾個大的品類,而銀行存款和房地産投資是重中之重。從大的産業週期分析,曾經高速發展的這兩類資産正逐步進入平穩發展期。

  首先説銀行存款。在宏觀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中國可能已階段性進入了降息週期,同時房地産信託等高收益産品受到嚴格監管,高收益理財産品的收益率也面臨下行壓力,居民在銀行的資産配置——從存款到理財産品的快速擴張面臨拐點。居民在尋求更高收益率的資産配置品種,一旦股市持續上漲催生財富效應,就會有大量的居民存款和銀行理財産品資金從銀行流出進入資本市場。

  在上一個五年計劃裏,房地産是國民經濟增長的龍頭,對GDP的貢獻舉足輕重,但房地産投資在經歷了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後,目前我國每人平均房屋保有面積已不低,在邊際需求下降的背景下,目前的房價水準要刺激新一輪的購房高潮似乎很難,房地産的大週期已走到平穩發展階段,曾集聚在房地産行業內的社會資本也面臨尋找新投資機會的問題。

  隨著國家提出國有企業改革、金融體制改革、一帶一路建設等,資本市場對於政策紅利的反應積極,改革為大盤藍籌股注入了活力,藍籌股崛起為巨量資金找到出路。新經濟和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又為資本市場插上了想像的翅膀,網際網路通過電商徹底改變了居民衣食住行各個方面,並釋放巨大潛力;而資訊技術也為工業4.0創造了條件。市場對於新技術革命向來不吝嗇于積極的點讚和擁抱,因此,可以看到眾多觸網的上市公司等連創新高。打破思維禁錮,才能真正認識新經濟,享受時代變革的紅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