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服裝店再現“關店潮”
- 發佈時間:2014-12-18 21:29:30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來,人們過度將實體店關門與電商聯繫到了一起。一些品牌會因自身過度擴張、資金鏈不當而被迫“關門”。然而,線上與線下其實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實體店可以與電商展開更好的合作。
近年來,服裝業的實體店“關店潮”一直沒有淡出人們的視野。電商崛起等因素給國內服裝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近日,李寧、波司登等國內知名服裝品牌再度被媒體爆出實體店大量關門的消息,這讓不少消費者産生困惑,在電商迅速發展的今天,在頻繁促銷的電商步步緊逼之下,價格優勢遜色的國內品牌服裝實體店是否真的失去了其存在的大部分意義?究竟又是什麼原因讓實體店草草關門?
實體店依然無法替代
“實體店存在的最大價值就是體驗,這是網店無法實現的。”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在實體店內,衣服的材質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消費者可以試穿,並面對面地與銷售人員進行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所關注的中低檔服裝時,往往會過多地關注價格,這就讓這種體驗感弱化了許多。但當他們購買一些高檔服裝時,體驗感則會明顯增強。”“此外,實體店比網店更可信賴。”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網路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雖然現在大部分網路服裝賣家已經能做到“7天無理由退換貨”,但衣服本身存在的尺碼偏差、色差以及布料殘破等品質上的問題依然讓消費者抱怨不迭。“電商對實體店的衝擊確實不小,但我們必須要認識到,網購群體只是眾多消費者中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其實,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發現,一些品牌在經營自己的線上線下産品時,也在有意識地規避一些不必要的同品牌競爭,比如銷售‘網路特供品’,利用自己的網路旗艦店以大規模促銷的方式銷售積壓的産品。一般來講,線上線下的消費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
在採訪過程中,記者也走訪了李寧、安踏等國內品牌在京城內的一些實體服裝店,並登錄了這些品牌的天貓旗艦店,發現價格明顯縮水的多為一些過季過時的産品,而當季主打的新品,網店與實體店的價差並不大。算上運費,有些新品在一些實體“工廠店內”,甚至比在網上購買還要划算。
“關門”原因複雜
“所以説,比較穩妥的判斷依然是,實體店與網店各具優勢。”趙萍説,“實體店關閉必然是代表著該店舖的盈利能力差,但並不意味著該品牌也是如此。只不過現在電商是一個比較火熱的點,所以人們就會在電商與實體店之間進行過度的聯繫。就實體店的關閉來講,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原因,並不能一概而論。”
趙萍介紹説,以李寧這一國內知名運動品牌為例,其大規模關閉實體店與早年實行的“快速擴張”的戰略有關。為了能在一定時間內較快佔領國內市場,李寧在大張旗鼓地宣傳的同時,也將自己的店舖設置得比較多、比較廣。“現在看來,有些店舖的選址並不科學,甚至是盲目的,關閉是一種自我保護。”趙萍説,“另外,與國外的一些知名運動品牌相比,包括李寧在內的一些國內品牌時尚度不夠,適銷是否對路以及成本怎樣掌控,資金鏈和倉儲鏈也存在不當之處。在這種情況下,實體店關閉已不僅僅是因為店本身存在問題,更是因為這些品牌的整體發展戰略影響了其産品上的競爭力。”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