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投資數百億治污,21年後河水還是劣V類 淡水河緣何久治難愈?

  • 發佈時間:2014-12-18 09:01:29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淡水河走向示意圖

  曾是哺育深圳、惠州兩地百姓的“母親河”淡水河,在廣東工業化初期被“遺棄”,成了流域內城鎮肆意排污的“下水道”。 經過21年的努力,從直觀上看淡水河目前基本變清了,但水質實際上還是劣Ⅴ類。

  “可以戲水,釣魚捉蝦,一個鎮上的人都在河裏挑水吃。”81歲的王滿妹在淡水鎮生活了一輩子。她説的情形,距今不到30年,卻一去不返。

  如今,這條連接廣東省經濟最發達地區深圳和惠州兩市的淡水河,連灌溉、農用都不能,更別説在裏面戲水釣魚了。

  “6年前淡水河的水就像醬油,雖然從感官上看現在基本變清了,但水質實際上還是劣Ⅴ類。”廣東省人大環資委副主任黃誠寬坦言,目前,淡水河流域截污後集中處理過的“達標排放”之水,仍是劣Ⅴ類,下一步只有提高出水標準、上下游攜手共治才可能讓河水真正變好。

  30多年前,工業化讓母親河變成了兩岸城鎮的“下水道”

  淡水河全長95公里,是一條典型的跨界河。從深圳龍崗區發源,叫龍崗河、坪山河,流到惠州市惠陽區後叫淡水河,最後匯入東江一級支流西枝江。蜿蜒的淡水河,曾是哺育深惠兩地百姓的“母親河”。

  然而,30多年前開始,“母親河”開始黑臭了。那時候,皮革廠、電鍍廠、水泥廠、鞋廠沿河而設,養豬場、集貿市場越來越多,工業廢水、養殖污水、生活污水就從河邊一個個張開大口的黑洞洞管道流出來,河水發出陣陣惡臭。

  12月16日,記者驅車從惠州市惠陽區境內流域出發,沿著淡水河一路向上,到深圳市龍崗區的龍崗河和坪山河,靠近鎮街的河岸,多數已經平整出河堤、步行道,甚至景觀帶,龍崗還建起親水準臺供居民玩耍。河水黑臭程度有所好轉。

  但實際情況並不樂觀。2014年廣東省環保廳公佈的上半年江河水質情況顯示,龍崗河、坪山河水質屬重度污染;10月27日,廣東省環保廳在官網再發佈《廣東省2014年第三季度重點河流水質狀況》,顯示淡水河和龍崗河水質明顯惡化,坪山河水質惡化。

  “水都不能澆地,還叫啥子淡水河嘛!”四川人週四金上世紀80年代出門打工,如今菜地沒了,只能又四處打工。

  90年代以後,淡水河兩岸人口越來越密集,工廠越來越多,樓群越來越高,淡水河承受的環境壓力也越來越大。剛剛發展起來的小鎮,污水管網和處理設施卻極為薄弱,淡水河就這樣從母親河變成了兩岸城鎮的下水道。

  魚蝦不生、黑臭難聞的“母親河”,遭遺棄不可避免。90年代,惠陽縣無奈放棄了淡水河上的自來水廠取水口,投資4億多元捨近求遠到西枝江取水。

  

  深圳龍華污水處理廠二期

  

  河道兩岸綠化、硬化

  

  整治後的淡水河岸凈水綠,但水質還是劣Ⅴ類。

  省裏出面協調利益跨界治污,水質惡化趨勢被遏制

  河水污染了,再要變清,就難了。

  1998年,當時的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對淡水河的污染源調查顯示:深圳市的污水總量和COD總負荷分別佔淡水河流域的95%和94%,污染來源於城鎮生活污水、工業和養殖廢水。

  “你上游不截污治理,我下游做什麼也是徒勞無功!”淡水河邊的惠州人自己沒有善待“母親河”,但看到這樣的調查報告顯得理直氣壯。

  緗韁撾鄢晌必然。

  1993年廣東省政府下發的《廣東省跨市河流邊界水質達標管理試行辦法》,要求淡水河上游龍崗河、坪山河的交接標準在1995年達到Ⅲ類。

  但此後推進的淡水河治污,吃力不討好。2008年中山大學環境係編制的《淡水河污染整治計劃實施回顧評價》顯示:淡水河黑如醬油,依然發出陣陣惡臭,成片的水葫蘆綠油油,污水和清水的比例達到了可怕的5:1,水質當然是劣Ⅴ類。其原因是:淡水河生態系統破壞嚴重、自凈能力幾近消失,“微容量、重負荷”的水環境短期內不可能根本解決,加上流域內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給污染整治帶來持續壓力。

  “跨界河治理必須省裏牽頭推動。”黃誠寬説。2008年起,廣東省人大介入,將淡水河跨界治污作為當年的人大常委會重點建議案。此後一連五年,每年被列入重點建議案。與此同時,廣東省政府成立了淡水河政治聯席會議制度,確定治理項目清單,治理方案由省審批、環保廳下發,目標明確。每年環保廳根據方案下達具體工作任務,各市根據這個方案做本地治理的專項規劃。

  “誰出問題,打誰屁股”。以2008年為起點的跨界治污,淡水河治理出現新曙光:查堵污染的末端控制變成了全過程式控制制。為此,2011年廣東省政府印發實施《關於嚴格限制東江流域水污染項目建設進一步做好東江水質保護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惠深之間的淡水河,深莞之間的石馬河嚴格限制建設和暫停審批重污染項目。

  自實施限批以來,淡水河流域淘汰重污染企業351家,佔總數的46.7%;流域全部劃定為禁養區,淘汰非法畜禽養殖場1032家、清理生豬62.7萬頭。流域內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已達到95%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65%以上。

  2012年,第一個五年治理計劃完成,淡水河水質首次有了轉機。據廣東省環保廳廳長李清介紹,當時的監測數據表明,淡水河西湖村、上垟斷面氨氮濃度低於4毫克/升,其餘指標均達地表水Ⅴ類,達到了省制定的2012年階段性水質目標。

  

  整治後的龍崗河建有親水準臺

  很多地方治水沒有截污。治水主要搞兩邊綠化、硬化,河道非常漂亮,水還是不乾淨

  “淡水河水質目前仍然是劣Ⅴ類,今年出現反覆的主要原因是污水管網堵塞效果不穩定,污泥處理沒有跟進落實。”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曾凡棠坦言。

  廣東省環保廳副廳長陳光榮説得更犀利:“現在很多地方治水沒有截污。治水主要搞兩邊綠化、硬化,河道非常漂亮,水還是不乾淨。這是治水上一個很大的弊病。問題的關鍵是政績考核不完善。”

  公開資訊顯示,2008年到2012年,淡水河治理投入220億元。而2008年之前,惠州市投入治污80億元;龍崗治水,深圳市投入50多億元。

  這樣的投入,最大的改變是流域環境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並且初步形成一套治理跨界河流域污染的機制和制度。

  據介紹,與2008年相比,淡水河流域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229萬噸、增加2.7倍,新建成配套管網1407公里、增加4倍,流域污水處理能力已超過實際污水排放總量。流域內所有鎮建成污水處理設施。

  有環保專家指出,淡水河污染整治目前基本完成耗氧物質去除的第一階段,進入了更加艱難的氮磷營養物去除的第二階段,未來治污更複雜,需要更多的合力,更大的投入。

  曾凡棠認為,21年治污,最大的收益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污染發展態勢得到了有效遏制,基本消除了黑臭。但相對於人類粗放發展對環境造成的巨大損害,20多年投入幾百億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文/記者 鄧圩;圖片由鐘奇振、陳惠陸、李智廣提供)

  【説道】

  一朝被污百年難愈

  廣東淡水河是一個“標本”, 説明以污染環境為代價的粗放發展註定是個虧本買賣。

  持續重拳治污,讓淡水河水質惡化的趨勢得到了遏制,一些斷面看上去還“碧波盪漾”,併為跨界河治理摸索出了一套好的辦法和機制。但是,這樣的治理成效有限,與某些人炫耀的“連續21年省市區三級聯動重點治理修復了青山綠水”還有很大的距離。事實上,廣東省幾百億元的投入依然沒有讓淡水河水質得到根本改善,從總體看,目前水質還處於劣Ⅴ類的嚴重污染狀態。用專家的話説,淡水河治污目前只是基本完成耗氧物質去除的第一步,氮磷營養物削減等更加複雜艱巨的任務還沒真正開始。一朝被污染,百年難治愈。淡水河要真正恢復水清魚躍的“良好生態”,估計還要好幾個“21年”。

  環境很脆弱,而地方發展的願望很強烈,工業化、城鎮化帶來的環境承載負荷越來越大,這不是廣東的特例,而是許多地方的共性。久治難愈的淡水河再次告誡我們:“先污染,後治理”之路走不通,殺雞取卵,得不償失。(也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