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前11月汽車庫存大幅攀升 專家稱産能過剩不可避免

  • 發佈時間:2014-12-18 07:0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 (以下簡稱中汽協)11月份我國汽車工業運作情況。11月份汽車産銷形勢總體穩定,環比和同比均略有增長,增幅較前10個月繼續呈小幅回落。

  而與之相對應的是目前國內經銷商紛紛對外發聲反映汽車庫存壓力大、資金鏈緊張。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對記者表示,今年國産汽車庫存確實比較高,這應該引起全行業的警惕,到目前為止,今年大約增加了35萬輛庫存,增幅達30%,這一增幅遠超汽車銷量的整體增幅。市場增長放緩,經銷商面臨壓力是正常現象。

  而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分會會長蘇暉看來,經銷商庫存壓力之所以凸顯,主要是因為汽車製造商對2014年汽車行業的形勢判斷過於樂觀導致的。

  “製造商對今年汽車産銷形勢樂觀的有點過分,而過於樂觀必然會導致廠家大力生産,而那些賣不出去的汽車又不能壓在廠家手裏,因此壓力也就自然而然的轉移到經銷商身上。其實單從北京汽車市場情況來看,汽車銷量其實還算不錯,但是由於高庫存佔用了過多的資金,汽車經銷商還是會出現資金鏈緊張的問題,汽車産能過剩已不可避免。”蘇暉説道。

  經銷商兩極分化明顯

  據中汽協詳細數據顯示,1月份-11月份,汽車産銷分別為2143.05萬輛和2107.91萬輛,同比增長7.21%和6.14%。值得一提是,在乘用車領域,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1月份轎車的産量下降了4.73%,銷量依然達到107.43萬輛,佔據乘用車總銷量的60.51%。乘用車市場的疲軟直接導致廠商和經銷商庫存壓力增大。

  而在董揚看來,汽車銷量不能維持較高增長將成為未來的常態,而在今年的銷量壓力下,廠商調整返點是“正常現象”。

  一汽大眾4S店總經理谷亞雷向記者表示,所謂經銷商壓力大只是從全局角度出發得出的結論,而國內消費者對品牌的偏袒使得不同品牌經銷商之間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形勢,經銷商之間出現兩極分化,汽車作為商品,如果長時間賣不出去,形成的庫存必然會對經銷商産生壓力,不過不同品牌汽車的産銷比差距很大,比如一汽大眾今年的産銷比基本上保持在0.8左右,並不存在所謂的庫存壓力。

  谷亞雷還表示,一些品牌的市場佔有率也是其面對目前汽車銷量不景氣導致庫存壓力的“定心丸”,現在的汽車市場想重回當年那樣每年30%以上的銷售增長幅度已不可能,但是之前佔據了一定市場份額的品牌即使是面對只有8%左右的銷售增長幅度,也能夠保持平和的心態。

  汽車産銷比明年或繼續增長

  此外,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經銷商身上所背負的壓力也與經銷商層次不同的行銷能力有關,“有些經銷商市場推廣能力較強,網路渠道比較多,這樣的經銷商日子可能會好過一些,而對於那些所處區域不佔優勢,尤其是銷售環境波動比較大的經銷商,勢必會面臨庫存的壓力。”

  而對於汽車經銷商面臨的庫存壓力逐漸加碼應當如何解決,蘇暉表示,目前不得已同時也是唯一的辦法就是降價促銷,中國汽車行業今年所得到的教訓明年很可能還要繼續承受,也就是説汽車經銷商仍將面臨庫存壓力。國家不會因為今年汽車行業産銷比增高而出臺政策來遏制其增長,因為首先就是各地政府的反對態度。這也意味著2015年中國汽車産銷比還會增加。

  在蘇暉看來,汽車製造商不重視汽車市場實際情況,繼續生産,勢必會讓經銷商身上的負擔越來越重,經銷商可能會選擇退市來表達不滿的情緒,今後像寶馬經銷商集體向廠家施壓的現象可能會更加普遍。

  可以看出,如果明年汽車廠家不接受今年的教訓,降低汽車産銷指標,而是選擇一意孤行,經銷商虧損現象將更加普遍,可能會出現經銷商轉型或者退出汽車市場。

  “想要扭轉這種局勢,要麼降價促銷保持現狀,同時國家可以出臺政策刺激汽車消費;要麼就是國家允許汽車製造商調整2015年的産銷計劃。”蘇暉表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