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新常態就是要按經濟規律辦事
- 發佈時間:2014-12-17 14:29:54 來源:深圳特區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王曉晴)在昨天舉行的2015網易經濟學家年會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就新常態和經濟發展理念的轉變展開論述,明確提出新常態就是按經濟規律辦事,過去幾年超高速增長不符合經濟規律,只能是暫時的現象,中國經濟轉入新常態後,要更看重經濟增長的品質和結構的調整。
厲以寧認為,過去幾年中國經濟的超高速增長帶來的損失驚人,致使資源過快耗竭,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低效率和産能過剩問題嚴重,更重要的是,在2008年全世界都在忙於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時,中國卻因為一味高速增長錯過了這一調整機會。
新常態下,厲以寧認為中國對出口、就業、投資和利率等問題要有新認識。他説,中國要及早改變計劃時代的出口越多越好的觀念,出口和進口應該基本平衡。同時,外匯儲備也不是越多越好,因為外匯儲備主要是要用得好,用得好外匯儲備就好,如果不會用,就會帶來很多問題,國內的貨幣流通量就增大了,再進一步跟其他國家搞好關係就不容易了。
厲以寧指出,高就業未必和高投資有因果關係,過去總認為高就業必須有高投資,這些看法漸漸不靈了,因為機器人等新技術的應用,高投資未必會出現就業高增長,因此,需要在産能短缺的短板、環保工程、現代農業上投資,靠民間資本,把中等企業、小微企業調動起來,這樣才能帶動就業,而不能像過去一樣,以為高投資才能帶來高就業。
厲以寧還提出,高利率未必能夠抑制通貨膨脹。“高利率抑制通貨膨脹是有前提的,假定通貨膨脹是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這時候高利率有用,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需求帶動的通貨膨脹會有,但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一樣存在,假定是要素成本上升,假定供給不足,短缺部門沒能跟上去,這種情況下高利率有什麼用?高利率反而造成了企業的困難,而通貨膨脹如果在成本推進的條件下,結構失衡的條件下發生,那惟一的辦法是要降低利率,降低利率但要引導性地讓供給短缺的部門轉移,讓它把結構調整搞得更好,這一點也是未來經濟觀念裏一個新的觀點。”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