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年末基金業績戰:一拖多 VS 多拖一

  • 發佈時間:2014-12-17 07:0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記者 北京12月17日訊 (記者 李喬宇)2014年即將結束,而基金經理離職潮仍在繼續。從12月16日公告來看,又有7隻基金管理人生變,涉1位基金經理被解聘,1位基金經理轉任他職,2位基金經理被增聘。在基金業人才荒的背景下,基金經理一拖多的現象越來越普遍。而與此同時,1隻基金同時配置多位基金經理的現象也漸成常態。

  “一拖多”愈演愈烈

  基金業人才荒一直是業內面臨的棘手難題,今年似乎尤其嚴重。2014年基金經理離職人數創出新高,僅在11月就有28位基金經理離職。據統計,目前基金經理每人平均管理1.81隻基金,71家佔比8成的基金公司受“一管多”困擾。

  對此,有評論人士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一拖多”頻繁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業內確實缺乏人才,也不排除基金公司為了利於新基金的銷售,利用明星基金經理影響力的情況。提到“一拖多”現象對於業績的影響,該評論人士表示,同時管理多只基金確實會分散基金經理的精力,然而對業績的影響則不應一概而論。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觀察,部分一人管理多只基金産品的基金經理確實業績難盡人意。以鑫元基金為例,該公司旗下的唯一一位基金經理需要同時管理7隻固定收益類産品,而其管理産品的業績多表現平平,部分基金業績排名靠後。在權益類基金方面,也出現了一位基金經理管理多只基金的情況。以交銀施羅德旗下的基金經理管華雨為例,該基金經理在還為其舊東家效力的時候,僅管理一隻基金産品。而跳槽至交銀施羅德之後,先後管理過5隻股票型基金,其業績也有所下滑。

  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説,並非所有同時管理多只基金産品的基金經理都業績不佳,部分基金經理在“一拖多”的情況下仍然跑出了好業績。舉例來説,管理著績優股基工銀金融地産股票的基金經理鄢耀同時還管理著2隻績優債券型基金。無獨有偶,管理目前排名第8的華商主題精選股票的基金經理梁永強也管理著一隻績優混合型基金,以及兩隻尚無可比性數據的權益類基金産品。

  “多拖一”漸成常態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拖多”愈演愈烈的當下,相反的現象也在悄然升起。據中國經濟網記者觀察,一隻基金配備2位基金經理的現象日益頻繁,配備3個基金經理的現象也並不罕見,部分基金公司甚至出現了“四拖一”、“五拖一”的怪狀。

  對此,有基金評論人士表示,多位基金經理管理可以減少基金經理離職帶來的不穩定性,並且如果基金經理們可以通過充分溝通、協同合作,發揮各自所長,有時可以為基金産品帶來良好的業績。

  然而,人多未必意味著力量大。北京某基金公司旗下多只配置了3位基金經理的基金産品今年以來業績不佳,排名靠後。上述評論人士稱,同時管理1隻基金産品的基金經理們如果在投資過程中相互制約,則很難展開拳腳,基金獨特的投資風格更是無從談起。

  此外,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一些基金看似由多位基金經理管理,但實際參與管理的人數遠沒有那麼多。據觀察,目前很多配備多位基金經理的基金往往是採取“老帶新”的模式。同一隻基金配備的基金經理中至少有一位基金經理從業時間較久,而其他的基金經理往往為通過內部提拔,剛剛走馬上任的“菜鳥”。也有一些是為了促進基金銷售,而讓旗下明星基金挂名,並不能對基金業績起到推動性作用。

  事實上,“一拖多”也好,“多拖一”也罷,兩種模式都曾遭人詬病。投資者對以上兩種模式産生質疑,無非是業績不佳所致。有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在選擇基金産品的時候還是應該關注基金經理歷史業績,以及基金經理管理資産的工作量是否逾越其能力上限,而不應把目光局限在其所管理的基金産品數量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