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旱之年喜獲豐收

  • 發佈時間:2014-12-17 05:32:2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遼寧省遭遇63年最嚴重的大旱,農業部門預測全省糧食因災減産100億斤左右,然而在遼寧昌圖縣,糧食産量未降反增,總産量創歷史新高,達56.5億斤,比去年增收0.4億斤。

  昌圖縣委書記王躍説,昌圖縣在受災之年能實現糧食增産並非偶然,這是多年來政府一直把糧食問題當做政府的工作重點來抓,加大技術支援、資金投入和社會化服務等的必然結果。

  近年來,昌圖縣多渠道整合了各種涉農專項資金,重點支援農田水利配套建設、中低産田改造和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等。過去6年間全縣投入水利建設資金5.8億元以上,新增節水滴灌面積19萬多畝,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25座,使全縣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得到顯著增強。

  機械化是糧食增産的助推器。目前,全縣已建立起163個農機專業合作社,現有的2.7萬台拖拉機農機總動力達到98.3萬千瓦,使全縣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達78%,實現農業節本增效4.5億元,農業生産效率大大提高。

  東北有農諺“春種晚一天,秋收晚十天”。昌圖縣農業部門經過多年觀察,早播的玉米,籽粒飽滿、成熟度高。而受災減産較為嚴重的,都是播種較晚的地塊。昌圖縣總結多年的經驗在全縣推廣“適時早播”。早播不僅使玉米成功躲過蟲災,而且使植株根系發達,抗旱、耐澇和抗倒伏能力增強。今年風災受損輕的地塊,也都是早播地塊。昌圖縣還在全縣推行統防統治,推廣玉米螟綠色防控技術,田外利用白僵菌封垛、田內投放白僵菌顆粒劑和釋放赤眼蜂。這兩項技術的推廣,對糧食增産貢獻達到10%左右。

  文/本報記者 張允強

  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 王官波 李 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