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當前消費崛起是有源之水

  • 發佈時間:2014-12-16 05:29:24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卓勇良

  消費固然不一定是經濟增長動力,但決不是如一些大牌學者所説的那麼不堪。然而更重要的是,當前的消費崛起是一種正常狀況的回歸。

  中國人確有喜愛儲蓄傳統。然而這是社會長期動蕩,朝不保夕的無奈之舉。1983年,城鄉居民收入佔GDP比重高達62.6%,但城鄉居民最終消費佔GDP比重僅50.2%。大家完全可以想像,自鴉片戰爭以來至改革開放,中國社會動蕩不寧,好不容易漲了點工資,能輕易多花嗎?

  收入佔GDP比重上升的美好時光,改革開放後短短數年就結束了。1984年以後,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持續低於GDP增長,收入佔GDP的比重每況愈下。到了2011年,根據我的計算,城鄉居民收入佔GDP比重跌至歷史最低的41.4%。

  消費應聲而下。中國居民最終消費佔GDP比重,終於漸跌到了歷史最低點。2010年,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居民最終消費佔GDP比重僅34.9%。這要比改革開放以來,居民最終消費比重最高的1981年的52.5%,低17.6個百分點。

  或許大家對消費比重如此之低缺少概念,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國際比較,即可看出問題之嚴重。根據日本統計局公佈的全球36個主要經濟體,支出法GDP數據排序分析,2012年,在這36個經濟體中,居民最終消費佔GDP比重最低的是沙烏地阿拉伯,僅28%;居最低第2位的是中國,僅36%,亦與國內數據一致。

  這36個經濟體中,居民最終消費佔GDP比重高於50%的多達28個。也就是説,在這組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多達3/4以上的經濟體,居民最終消費佔GDP比重高於50%。由此可以認為,居民最終消費佔GDP比重一半以上,是一個正常的大概率事件。

  中國居民最終消費比重,在這36個經濟體中,與列前10位的經濟體的平均水準相比,幾乎低一半左右。就是與每人平均GDP大大低於中國的印度相比,中國的居民最終消費比重,也要低38個百分點。正是基於這一狀況,我于前幾個月發表于廣東一家雜誌上的文章提出了“消費蜷縮”概念。

  我們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消費,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然而我們現在的消費比重,僅相當於絕大多數經濟體的一半左右,顯然大大背離了發展經濟的目的。人民根本利益是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然而我們顯然沒有在宏觀經濟的重大比例關係中,充分地顯示這一點。

  消費蜷縮已對中國經濟正常運作形成嚴重傷害。消費或許真的不是經濟增長動力,但缺少消費支撐的國民經濟,亦不可能有長期較強的增長動力。且不説“需求是創造之母”,最重要的是國民經濟正常迴圈,將因消費不振而受重大阻礙。

  資本自迴圈就是其中重大問題。在消費蜷縮情況下,資本牟利空間大為縮小。資本在繼續投向原本已飽和的消費品生産的同時,只能更多地投向資本品生産。於是重化工投資增長明顯加快,産能迅猛增長;住宅亦由消費屬性而被挖掘其投資屬性,進而因門檻較低而誘使資本盡情進入。由此情形之下,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持續迅猛加快,進一步造成投資是中國經濟主要動力假像。而所有這一切,都缺少基本的消費支撐,從而惡化宏觀結構,導致要素效率嚴重下降,資源環境危機日趨嚴重,社會情緒日益惡化。在這同時又出現外需急劇萎縮,於是中國經濟大幅“失速”。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一時點上,中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開始下降,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開始加快,消費增長開始提速,中國經濟內在的積極因素,終於開始逐漸增強。

  所以當前的消費崛起,支撐基礎是勞動供求關係變化,是勞動力價格上升的市場機制使然。這就不是如一些學者説的那樣,是靠政府政策刺激出來的,是靠借款促進的,是靠放棄投資推動的,甚至是靠經濟學家比消費比重比出來的。更不會如某大牌經濟學家説的那樣,“消費完了就沒有了,不可持續”。當前消費增長較快,是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上中等收入水準情況下,居民收入增長快於GDP增長基礎上形成的,這就決不是“無源之水”,是貨真價實的“有源之水”。

  (作者為省發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