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精英帶回了什麼
- 發佈時間:2014-12-15 04:33:06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韓庚辰留美歸來創辦了種子公司、楊雅生打破了美國抗蟲棉在我國的壟斷地位、盧洪揮別美國知名種企立志搭建我國種業科研公共服務大平臺……這些擁有高新知識及先進理念的“海歸”精英,無疑給我國種業注入了新的活力。那麼,在他們看來,國際種業巨頭有哪些東西是我們缺少的?我們自身有哪些優勢?如何能保持自己的優勢又能學人所長?本期“前沿”和您一同聚焦“海歸”精英視角下的民族種業。
創世紀轉基因技術有限公司總裁楊雅生:走進種業近20年,接觸歐美不少同行,比較之下,有幾點體會:大公司發揮規模效益,小公司在某一方面有優勢求得生存和發展;在法律法規完善和資本市場規範前提下,企業重組兼併的事情就變得非常容易,企業重組意味著優勢和資源聚集了,促使行業健康發展;大公司在科研育種上包括現代生物技術應用上的巨大投入是必須的,但還永遠不夠,他們現在實施的是為終端用戶或農場主提供一個完整的農業生産方案和服務,包括但不限于品種選擇、農藝服務、金融服務等等。
就目前中國種業發展的現階段,首先要系統、完整地梳理髮展種業的法律法規。其次要更加集中和持續扶持行業,政府在項目或資金上的扶持力度的確很大,但還是顯得分散。科研項目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出成果,需要長期堅持和不斷投入,而我們很多項目期限要求很短,如果企業營利能力不足,後續研究就無法保持了。
江蘇金華隆種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柏大鵬:未來,品種和行業集中度必須提升,鼓勵企業不斷開發和推廣優良品種,是國內企業制勝市場,與外企競爭的法寶。並且必須堅持走市場化的道路,育種交給民營企業,改革品種審定制度,建立品種備案制度,品種好壞讓市場去鑒定,讓老百姓去選擇。完善我國種業發展的政策和法制環境,加強對智慧財産權的保護,下大力氣整頓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套牌等造假行為,從法律上真正做到保護品種産權擁有者的利益,使企業的研發投入能從市場上快速回收,形成研發-生産-經營的良性迴圈。同時,鼓勵企業整合,扶持有研發實力的企業做大做強,只有他們才能肩負起振興民族種業的重任。
北京登海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呂楠:國內種業與跨國種子企業在外在差異是規模小、聚集度低、研發能力弱、效益差;內在差異是理念差距(高投入高産出、品質意識、尊重智慧財産權、價值定價、重視培訓、國際化視野)、管理水準差距(用戰略統領運營、矩陣式管理、流程及制度控制、人力資源管理等)、執行力差距、法律和道德差距。
以色列凱伊瑪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矯樹凱:美國先鋒公司佔了我國玉米種子市場份額達10%以上,每年從中國“卷走”數千萬美元,給民族種業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如果先鋒公司沒有進入中國,民族種業的日子會容易些。但如果沒有先鋒公司,單靠民族企業自己的力量,單粒播技術不會發展得這樣快,每公斤種子的利潤不會這樣高,不可否認外國種企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依法保護高層次留學人才的智慧財産權,鼓勵高層次留學人才將在國內取得的成果申請國內外專利,支援他們通過專利轉讓、技術入股等形式,加快高新技術成果産業化。高層次留學人才職務發明成果轉讓後的收益分成,經與單位協商同意,可高於國家規定的比例獲得獎勵。
——《關於建立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工作綠色通道的意見》
中央財政增加“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投入,支援引進國內外先進育種技術、裝備和高端人才,並購優勢科研單位或種子企業,促進“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發展壯大。
——《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
支援“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整合育種力量和資源,加大科研投入,引進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先進育種技術、育種材料和關鍵設備,創新育種理念和研發模式,加快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
要建立育種科研平臺,公開招聘國際領軍人才,打破院所和企業界限,聯合國內研發力量,建立科企緊密合作、收益按比例分享的産學研聯合攻關模式。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