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産量和抗性不可偏廢

  • 發佈時間:2014-12-15 04:32:5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産量、品質、抗性是作物豐産、穩産、效益等相關的主要性狀,適宜機械化栽培是集約化生産所必須的。總體上講,這些性狀都十分重要,一個品種最好能兼顧所有,但這往往很難做到。因此,要根據不同的作物,確定需要改良的重點性狀。比如馬鈴薯,産量不是大的問題,機械化栽培也容易實現,關鍵是適於不同用途如鮮食、食品加工、澱粉加工、色素提取等品質問題,同時晚疫病是其最大的病害,晚疫病持久抗性是育種面臨的首要難題。從遺傳上講,産量與品質、産量與抗性往往是對立的,高産的不一定品質好,也不一定抗性強,這就需要通過育種手段使優異性狀盡可能聚合。

  糧食連年增收並沒有使我們國家擺脫糧食凈進口的局面,2014年的進口占消費的17%左右,因此提高産量是所有品種選育應該追求的目標。當然,穩産是發揮品種增産效益的關鍵途徑,抗病蟲害、抗環境脅迫等抗性又是穩産的核心。抗性好,産量潛力才能穩定發揮,對任何品種而言,産量和抗性不可偏廢。

  採取抗災栽培措施可以減少低抗品種遇到不良氣候或病蟲害時的損失。如湖北種植馬鈴薯,早春低溫乾旱,後期高溫多雨,都不利於馬鈴薯生産。通過採取“高壟全覆膜”栽培技術,提高了土溫,減少了水分損失,又有利於排漬,同時提早成熟,避免了後期高溫危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