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西部冰川面積五十年縮小兩成

  • 發佈時間:2014-12-14 01:30:2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3日電 (記者李大慶)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13日在北京公佈了中國冰川資源及其變化調查項目的結果——《中國第二次冰川編目》。調查顯示,50多年來,我國西部冰川面積大約縮小了18%,平均每年面積縮小243.7平方千米。

  冰川是氣候變化最敏感、最直接、最易於辯識的長紀錄資訊載體,冰川變化資訊是全球變化研究中的重要基礎性資源。2006年,科技部設立了《中國冰川資源及其變化調查》項目,依託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組織國內相關單位,開展了新一輪中國西部冰川目錄的編制工作。

  據項目負責人劉時銀研究員介紹,我國西部目前有冰川48571條,總面積51840平方千米,估算冰川儲量為4494立方千米。新疆和西藏擁有的冰川面積佔全國冰川總面積的90%,青海和甘肅的冰川面積分別佔全國冰川總面積的7.6%和1.5%。

  “編制冰川目錄其實就是對冰川做普查。”項目專家組組長秦大河院士説,這是我國第二次開展的冰川編目工作。第一次是從1978年開始,用了24年時間完成。這次調查的結果,對以變暖為特徵的全球氣候變化研究和西部國防建設、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數據。

  通過兩次冰川普查結果的對比分析,可以大致了解我國冰川的變化趨勢。劉時銀説,上世紀50年代中後期以來,我國西部冰川總體呈現萎縮態勢,面積縮小了18%左右,年均面積縮小243.7平方千米。其中,我國阿爾泰山和岡底斯山的冰川退縮最為顯著,冰川面積分別縮小了37.2%和32.7%;喜瑪拉雅山、唐古拉山、天山、帕米爾高原、橫斷山、念青唐古拉山和祁連山的冰川變化幅度居中,冰川面積分別縮小21%到27.2%;喀喇崑崙山、阿爾金山、羌塘高原和崑崙山則縮小8.4%到11.3%,屬冰川變化幅度最小的區域。

  據了解,第二次冰川編目數據已通過寒區旱區科學數據中心(http://westdc. westgis.ac.cn)提供共用服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