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探討“中國經濟新常態與改革創新發展”
- 發佈時間:2014-12-13 22:5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深圳12月13日電(記者 鄭小紅)隨著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落幕,“如何解讀經濟新常態”、“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再次成為學界和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
由中國經濟學年會秘書處與北京大學主辦,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承辦的第十四屆中國經濟學年會13日在深圳舉行。600余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經濟專家、學者圍繞“中國經濟新常態與改革創新發展”的主題展開學術研討和交流。
中國經濟學年會理事長、原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院長海聞教授在致辭中表示,當今世界政治經濟的風雲不斷變換,中國經濟也正步入新的歷史階段,經濟學者有責任認真研究新的經濟形勢,提出新的理論和政策建議,推動中國經過的改革創新,為國家的繁榮進步做出貢獻。
深圳市副市長唐傑説,經濟的巨大發展一定和一個國家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繫。大轉型時代一定會促進經濟學巨大的變化。結合深圳的發展,他表示,在一個市場化,在一個深化改革的過程當中,一個落後的城市它是有可能走向世界前端的。中國處在這樣一個大轉型時代。“深化改革”、“深化開放”是中國從數量型走向品質型的核心關鍵。
原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經濟學教授劉遵義在題為“中國增長的動力”的演講中預計,中國每人平均GDP到2060年會和美國趨同。而這一目標的實現有賴於個人消費,公共基建投資以及教育和醫療等公共物品消費的發展。
在題為“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發展經濟學的發展”的演講中,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教授樊綱強調,中國經濟目前的壓力在於要清除過去兩輪經濟過熱産生的後遺症。政府需要處理好短期和長期的關係,把過熱的因素處理完,政策回歸中性,7.5%的經濟增速完全不成問題。
北京大學盧鋒教授在題為“中國經濟如何持續追趕?”的演講中指出,中國是超大型的經濟體,中國經濟追趕速度的提升,以驚人的速度改變了全球政治經濟格局。他認為,如果中國能夠深化改革,保護産權,鼓勵競爭,激活企業家,特別是民營企業家的活力,那麼,完全有能力通過把海量儲蓄變成高效的資本,來推進中國結構的提升,技術結構、産業結構的提升,繼續敘寫中國經濟追趕的歷史篇章。
在題為“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機遇、挑戰和前景”的演講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教授指出,中國過去35年的外向型經濟很成功,但這種外向型模式是小國模式。未來的35年,這種模式不能繼續。在下一個35年中,只有遵循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實現科學和可持續發展,將發展的品質和效益擺在首位,全面貫徹依法治國,才能實現經濟的成功轉型。
中國經濟學年會由原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發起,是國內規模與影響最大的面向全國經濟學理論界與實務界的學術會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