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奏響文化惠民動人樂章
- 發佈時間:2014-12-12 03:32:24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熊慧麗
“農村文化大院”、“農民藝術節”、“鄉村大舞臺”……一個個響噹噹的文化品牌活動讓北京朝陽區農村百姓耳熟能詳;大鼓隊、秧歌隊、模特隊……一支支群眾文藝隊伍遍佈朝陽區的農村地區。有陣地、有隊伍、有品牌,朝陽農村地區繁榮群眾文化,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高奏起文化惠民的動人樂章。
建陣地——
“15分鐘文化服務圈”覆蓋全農村
伴隨著朝陽的升起,位於來廣營地區的文化廣場上,一幅晨練的畫卷隨著絢麗的朝霞徐徐展開。打排球、練太極拳、慢跑……三五成群的居民讓清晨的廣場格外熱鬧。“我們都想把身體練得棒棒的!”剛剛跳完一場健美操下來,居民張鳳菊已是氣喘吁吁,卻一臉歡喜。
文化廣場只是來廣營地區多個文化活動場地之一,如今在來廣營地區已經形成了“十分鐘文化圈”,百姓近距離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願望早已變成現實。
“以前我們農村人的文化生活就是搓搓麻將、打打牌,結果身體越來越差。自從有了活動室,就每天約幾個朋友去打羽毛球、乒乓球,身體好了不説,朋友也多了。”文化生活帶來的幸福喜悅,挂在張鳳菊的臉上。
目前,農村地區建有文化廣場200余處,居家健身工程530多套,文體活動中心(室)160個,圖書館58個(百米萬冊達標圖書館20個、面積2200平方米),電影放映院(室)100個;東壩鄉飛叉劉文化大院、黑莊戶快板劉文化大院等一批著名的文化大院11家;各類文體設施上千套,基本建成“15分鐘文化服務圈”。
建品牌——
50個文化活動特色品牌魅力無限
硬體夯實了,軟體也要跟上。對於群眾文化來説,最大的“軟體”就是活動平臺。朝陽區農村地區在培育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方面,影響最深遠、百姓最喜聞樂見的是“農民藝術節”、“鄉村大舞臺”等品牌活動。這些文化品牌的出現,讓朝陽農村地區群眾的文化生活登上了“新高地”。
幾年前,常營鄉農民吳樹光和幾個興趣相投的鄉親一起玩空竹,在他們的帶動下,有越來越多的常營人加入進來,常營地區辦事處順勢支援其成立了地區空竹隊。在有序引導下,這支由普通朝陽農民組成的空竹隊很快就將名氣傳到了全國:2008年,這支隊伍參加了“北京市首屆民間技藝絕活大賽”,其絕活“中幡空竹”征服了所有評委和現場觀眾,一舉奪魁。
在高碑店村,有一支建於清朝光緒12年、曾經享譽京華的高蹺老會,但到上個世紀末時,會玩兒這一“絕活”的高碑店人所剩寥寥無幾。2003年,高碑店村黨總支撥款重組高蹺老會,還特意聘請民俗專家和舞蹈老師做指導,把傳統藝術和現代風格融為一體。自2005年以來,高碑店高蹺老會先後到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藝術節現場獻演,闖出了不小的“名頭”。
借助品牌文化活動的影響力,農民已經成為朝陽農村文化建設的主體。目前,各鄉以爭創“一鄉一品、一社區(村)一特色”為抓手,形成了50余個文化活動特色品牌。
建隊伍——
千余支群眾文體隊伍活躍農村
今年,“追夢之舞——旋舞朝陽‘中復杯’”朝陽區第六屆舞蹈普及推廣賽上,萬人齊跳交誼舞成了當天活動中的最大亮點。
“十多年前,我們這裡群眾文化隊伍少得可憐,真正能拉出去的就兩支隊伍,一支是秧歌隊,一支是大鼓隊。”平房鄉的一位文體幹部回憶從前頗多感慨。“看現在,已有十幾支隊伍,還有區裏的專業指導團隊,這水準越來越高了!”他説的專業指導,是指朝陽區文化館成立的文化服務配送中心組建的名師專家庫,居民有哪些文化需求只要事先“定制”,名師就可“到府”提供免費培訓。
想排練殘疾人生活音樂劇,區文化館幫他們請來了中戲畢業的專業老師。平房鄉享受到的這種“以需定供”的公共文化服務在朝陽將成為常態化。此外,朝陽區對群眾文化隊伍的扶持力度也逐步增大。從2009年開始,朝陽區每年投入財政資金扶持群眾文化隊伍建設,今年更是投入了1000萬元用於群眾文化隊伍建設,還安排1500多萬元財政補貼用於農村地區文化廣場建設。充足的資金支援,優良的專業指導隊伍,為朝陽區的群眾文化隊伍建設帶來了勃勃生機。到目前,全區已有千余支文體隊伍活躍在農村。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