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G20”成立後能有多大作為

  • 發佈時間:2014-12-11 00:32:28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天大的好事。"這是代表企業對"G20"成立的共同評價。不少企業負責人認為,"G20"對企業發展戰略方向的把握與戰略決策制定都很有益處。通過"G20"企業能發出共同發展需求的聲音。通過"G20"的影響,在組織內部能夠與行業管理部門形成共識

  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導的“中國汽車零部件技術創新組織”日前成立,簡稱“G20”。

  對於“G20”成立的意義,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説:“中國汽車工業到了應加強對核心零部件企業成長關注的時刻,沒有零部件的創新,汽車強國夢無從談起。‘G20’的成立能夠聚集細分領域龍頭企業的創新資源、突破行業發展技術瓶頸。”

  “控制器市場份額為95%、電噴系統為100%、增壓器為95%、自動變速器為99%。”一組外資所佔國內市場份額的數據,驚人地反映出了外資嚴重地蠶食著中國汽車市場。付于武説:“零部件不強,則産業不強。”是時候改變這種被動的局面了。

  到了提升創新能力的關鍵時刻

  1991年,“八五”汽車零部件規劃會議召開,針對汽車零部件行業散、亂、差的特點,提出要發展我國汽車零部件業“小巨人”的規劃。在當時,由於受到體制、經營管理水準、技術儲備等的限制,零部件“小巨人”們都沒有壯大起來。然而到了今天,零部件依然是我們汽車工業的軟肋,這是行業的共識。

  今年2月,國家工信部對外表示我國將加快推進“工業強基”工作,計劃到2020年,在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産業技術基礎這四個方面要躍上新臺階。

  當前,我國汽車零部件工業的“四基”全面落後,關鍵技術領域均被外資企業壟斷。例如在汽車電子上,電子晶片100%依賴進口,尤其控制電子均由外資控制;在高壓共軌、自動變速器等核心技術上依然不能産業化。“核心技術缺失,發展路徑不清、政策引導和支援力度不足等問題,造成了零部件嚴重滯後於整車發展,成為行業軟肋。”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零部件部副部長馬立港説,“隨著未來汽車越來越電子化、智慧化,中國零部件企業將面臨巨大挑戰,企業轉型升級與結構性調整極為迫切。我們已經到了大力發展零部件創新能力建設的關鍵時刻。”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倡導創立“G20”,並得到了企業的響應。據付于武介紹,除了得到細分領域的20家龍頭零部件企業支援外,“G20”還得到了整車企業的支援。在會議當天,有4家整車企業參加了會議,分別是北汽、上汽、廣汽、一汽。整車企業給予的熱情支援能夠促進更好的整零關係的形成。

  集聚創新資源幫扶龍頭企業

  據了解,目前我國零部件兼營企業有3萬多家,專營有1萬多家,具有一定規模的有六七千家。馬立港表示,先聚集龍頭企業,通過“G20”的平臺把創新資源向這些企業集聚,提供給企業共性與個性的服務。這是成立“G20”的初衷。

  聆聽20家企業共同的聲音是第一步。據付于武介紹,通過座談會與企業交流得知企業在部分領域有著共需。例如創新技術需求、人才建設、研發體系與流程的設計、資訊資源共用等。雖然這20家企業是細分領域的排頭兵,但依然在這些方面與“四基”環節上比較薄弱。“G20”試圖聚集行業內的創新資源解決這些難題。此外,大部分企業在國際資訊採集與服務方面的需求也比較迫切。未來“G20”將致力幫助企業獲取更多的國際化資訊和創新資源。

  馬立港表示,從交流會上企業反饋來看,産學研之間的合作一直是軟肋。“G20”未來要把行業的創新資源能夠點對點對這些企業進行針對性的服務。在大量需要科技資源支援的領域,通過對産、學、研之間的合作各個擊破。

  涉及不用的細分領域,每個企業的需求本身又存在差異性。通過平臺提供企業個性化需求是第二步。據悉,目前學會已經對20家企業下發了詳細的個性需求調查表。該表可以反映出企業目前最缺的是什麼,最需要行業支援的是什麼等問題。未來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據了解,這20家企業將共同出資成立零部件創新基金。該項基金能夠更好地啟動創新的共性服務。“希望‘G20’的成立能夠得到行業與企業的支援,也希望得到國家政策的支援。”付于武説。

  目前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導了4個聯盟:輕量化、汽車裝備、電動汽車、車聯網。付于武表示,未來學會會把這4個聯盟向這些企業輻射。把從各方面得到的資金、前沿技術、政策等資源導向企業,這是“G20”未來的工作方式也是長期的戰略性任務,並非權宜之計。入選企業希望獲得更多支援

  據了解,“G20”入選的企業目前有無錫油泵油嘴研究所、亞太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航盛電子有限公司等。那麼企業對於“G20”成立又如何看待。

  “天大的好事。”這是代表企業對“G20”成立的共同評價。企業認為,“G20”對企業發展戰略方向的把握與戰略決策制定都很有益處。發展中,對於企業不能單獨解決問題,需要這樣的組織來協助完成。通過“G20”企業能發出共同發展需求的聲音,並及時反饋給行業。同時能夠正確領會國家部門對細分領域的發展要求。“通過‘G20’的影響,在組織內部能夠與行業管理部門形成共識。同時將這些意見與共識能夠與整車廠達成共同的願望。行業管理部門與政府部門在輿論上、政策上能夠引導整車協助並激勵有一定規模的零部件企業朝著正確方向努力。未來我們自主零部件企業的龍頭企業才會有真正的進步。”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洪表示。

  此外,在汽車電子行業個性化需求上,楊洪認為,當前汽車電子行業最大的需求是電噴系統、發動機管理系統以及電子助力轉向技術的發展。10年後,汽車將變成一個移動終端,這些核心技術對智慧駕駛十分重要。希望通過“G20”平臺,能夠在這些核心技術上慢慢攻破,國家在政策上引導自主品牌整車廠對自主零部件的支援,整零之間形成良好的戰略聯盟。如此一來,下一個10年我國汽車電子行業發展將改善很多。

  作為“G20”的另外一家企業代表,浙江亞太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汽車制動系統行業的龍頭企業,專注制動系統産品37年。該公司董事長黃來興説:“‘G20’的成立,可以凝聚全行業的力量,整合産、學、研、用各種優勢資源,推進零部件技術創新發展,實現全行業聯動增長。希望政府部門繼續重視零部件行業,加大對我國自主零部件企業的支援力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