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僅一成股民跑贏大盤?
- 發佈時間:2014-12-10 09:34:41 來源:生活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華社電繼上週五A股總成交額首破萬億元創下單日曆史後,本週初仍維持強勢,滬指成功突破3000點心理關口,創44個月新高。但與此同時,新浪網一項網上調查顯示,54%的被調查者收益率不足50%,33%的被調查者投資出現虧損,僅一成左右的股民跑贏大盤。
截至9日上午收盤,上證綜指今年已累計上漲44.5%。如今,“牛市論”已成為市場的主流聲音,看空者不僅聲音弱小,其所依據標準的經濟“晴雨錶”理論,依然很難在中國市場找到共振。
其實,股市“晴雨錶”理論從來就沒有契合過中國股市。按照“晴雨錶”理論,若考慮到現在宏觀經濟面臨的較大下行壓力,股市原本不應該漲得如此兇猛。同樣,當中國經濟曾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之時,股市卻屢次出現“萬馬齊喑究可哀”的局面,年度表現多次在世界各大股市中墊底。
中國股市是政策市、資金市,幾乎沒有人否定這一點。目前,股市持續上漲是由政策和資金共同推動的。11月下旬的降息本意是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支援實體經濟的發展,但這種期望短時間內恐怕難以湊效。
資本逐利的本能決定市場中的一切。股市一有風吹草動,都會成為投資者和投機者放大杠桿的理由。近期股市瘋狂上漲的股票種類也許能看出一些端倪。銀行股、券商股、地産股明顯受惠于降息,資産價格從而快速上漲。專注于實業發展的企業見效則相對較慢。目前,傳統製造業、服務業等實體部門正面臨人工成本攀升、融資難、招工難等挑戰,要想得到市場資金的青睞,並不容易。
中國股市頻繁刷新紀錄,很多人都在問:資金到底從何而來?此輪資金面的寬鬆發生在於實體經濟特別是房地産增長放緩之後。逐利資金開始涌向資本市場,從而導致“被動式的流動性寬鬆”。
那些實體經濟企業能不能成為資金風口上的“豬”?目前看來,這種願望絕不會“短平快”就能實現。這既説明“調結構”的艱難,也表明在此過程中必須維持一定的經濟增速,托住“新常態”的底線。
有專家認為,在轉型過程中,維持一定的經濟增速,保持一定的資産價格上漲,有助於穩定社會預期,為轉型、改革積累支援。如果説地産是一個吸收流動性的去處,那麼股市則是一個更好的去處,因為股市惠及面更廣。
可以預見,今後一段時間內,全民炒股的現象或將再次上演,金融風險也會面臨新的挑戰。進則上演資本的瘋狂,退則“豬”會摔得很慘,你我準備好了嗎?
12月9日,股民在瀋陽一證券交易場所關注股市行情。新華社發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