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A股還能“瘋”多久?

  • 發佈時間:2014-12-09 09:53:17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營網 綜合

  2014年12月的A股註定要被歷史所銘記。時隔44個月之後,滬指于12月8日重新站上3000點整數位,深證成指當日則錄得近5%的巨大漲幅。

  延續近期的強勁走勢,本週首個交易日上證綜指一鼓作氣突破3000點整數位,最終以3020.26點報收,較前一交易日大漲2.81%。深證成指盤中漲幅一度超過5%,尾盤仍錄得4.84%的巨大漲幅,以10554.57點的收盤點位再度創下階段新高。

  一天一紀錄的上漲

  還能持續多久?

  從短期來看,這一波突如其來的行情始於11月24日。11月21日央行突然宣佈非對稱降息,不僅對衝了即將到來的IPO凍結資金峰值,更“引爆”了市場蟄伏已久的做多熱情。

  最近的11個交易日內,滬指僅在12月1日出現過0.10%的微幅回調。深證成指則連續紅盤報收。按照收盤點位計算,滬深股指期間累計漲幅高達21.45%和26.67%。

  在股指持續攀升的同時,A股交易量也逐級放大。12月5日,滬深股市創下1.07萬億元的史上最大單日成交紀錄。8日,兩市成交略有萎縮,但總量也超過了9800億元。

  從中長期來觀察,自滬港通試點宣佈,以及“新國九條”頒布以來,市場信心逐步重聚推動滬深股市持續震蕩上行,至11月末滬指實現了罕見的“月線七連陽”。

  隨著2014年步入尾聲,全球股市年度排名戰正式打響。目前A股以40%的漲幅稱霸全球股市,同時還締造兩項驚人紀錄:成交額破萬億創世界紀錄;總市值超越日本成全球第二大股市。隨著A股暴漲,市場做多情緒日益狂躁,“超牛”言論不絕於耳,“賣房炒股”論甚囂塵上。

  對此,證監會警示:坐莊、操縱股價等違法違規行為有所抬頭,不要被市場上賣房炒股、借錢炒股言論所誤導。李大霄認為,“鑽石底”才可以買股票,3000點並非投資的好時機,但“鑽石底”買到的好股票,3000點需要堅持。

  比起新高和天量,站在3000點上的投資者們顯然更加關注,在資金持續涌入的推動下,極度亢奮的A股將走向何方?這樣一天一紀錄的上漲還能持續多久?滬指真能上5000點嗎?

  滬指年內大漲超40%

  錢從哪來?

  截至12月8日,中國股市最具代表性的上證綜指站上3000點大關,年內累計上漲40.83%,領跑全球各主要股指。從單日成交7000億元到萬億巨量,A股不過耗時5天。12月5日,滬深兩市單日成交量達到10740億元,再度刷新世界紀錄,將美國股市保持的紀錄遠遠甩在了身後。

  亞太市場方面,日股不斷刷新7年多的新高,逼近18000點大關,但年內漲幅僅10%,泰國綜指年內漲幅累計超23%,雅加達綜指年內累計漲21.38%,台灣加權指數年內累計漲7%,香港恒生指數年內漲幅僅3%,南韓綜指年內累計下挫1.23%。

  6908億元、6748億元、9149億元、8875億元、10741億元……12月1日至5日的一個交易周內,A股成交總量超過4.24萬億元。這個數字超過了今年三季度的全國財政收入,略高於2013年地方政府4.12萬億元的賣地收入。滬深兩市成交逾1.07萬億元,相當於每秒鐘就有1240多萬元的資金在股市裏易手。過萬億的驚人數字,不僅創下A股史上的單日成交新紀錄,也推升上證指數,實現了9.5%的近六年最大單周漲幅。

  支撐“牛市”的巨量資金從哪兒來?對此,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經初步統計,11月24日至12月4日,一般法人機構凈賣出1252億元,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合計凈買入309億元,自然人投資者凈買入659億元。本輪行情中,個人投資者特別是持有A股市值在10萬元以下的散戶凈買入更多。

  面對狂飆突進的股指,散戶們的熱情可想而知。位於上海浦東新區的上海證券東方路營業部負責人證實,隨著大盤不斷走高,近日的確出現了多年未見的排隊開戶盛況。

  不過,來自多家證券營業部的資訊顯示,集中開戶現象出現于A股已經産生明顯“賺錢效應”之後。一些業內人士也表示,散戶資金畢竟有限,尚不足以支撐其如此天量。

  在對增量資金來源的諸多解析中,“新型杠桿融資説”“産業資本入市説”被認為較具説服力。Wind資訊數據顯示,僅在11月最後兩周,不完全統計就有過百隻私募發起成立,其中八成為權益類産品,投資方向包括了信託及杠桿型股票基金。一些業內人士則表示,借助與私募聯手,或發行傘形信託産品等方式,部分銀行理財資金或已實現“曲線入市”。

  國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何誠穎表示,在行情、國際環境等因素疊加影響下,外資、房地産等資金此前也不斷流入A股。融資“新軍”大增引爆巨量成交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成交井噴,進而推升指數和市值呢?統計數據同時顯示,11月24日~28日,A股賬戶交易活躍度大幅提升,參與交易的A股賬戶數為2027.39萬戶,較前一週的1416.67萬戶大幅增加610.72萬戶,增幅達43.1%。此外,部分休眠賬戶開始甦醒,11月24日~28日當週休眠賬戶數為4213.06萬戶,較前一週的4216.37萬戶減少3.31萬戶。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剛過去的11月,A股新增開戶數突破108萬戶,這一數字與2007年牛市初起之時新開戶數體量相當。2007年1月8日~1月26日間,A股開戶數高達107.35萬戶;2007年4月30日~6月1日,更出現了高達612.24萬戶的新開戶數。由此可見,從當前新開戶數來看,距歷史高位尚有距離。

  與此同時,境內市場投資工具的日趨豐富也為單邊市行情提供了杠桿。來自滬深證券交易所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2月5日,滬市融資融券餘額高達5805億元,其中融資餘額5755億元;深市融資融券餘額為3077億元,其中融資餘額為3056億元。

  除近期陡然增多的新開戶數以外,相較史上任何一個時期的大行情,滬港通以及融資融券則是“新軍”,其中融資規模無疑是A股新增資金主力軍。東方財富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4日,滬深兩市融資餘額為8735.32億元,而在今年7月,融資餘額僅在4000億元的水準上。

  “新型大戶”新玩法散戶難免“滿倉踏空”

  成交量節節攀升,困擾A股多年的“資金饑渴症”似乎不治而愈。但疑惑也隨之而來——12月4日,總市值高居A股首位和第六位的“石化雙雄”雙雙漲停,石油燃氣板塊整體漲幅高達9.7%以上,與持續下跌的國際油價背道而馳。與此同時,在大盤大漲4%的同時,滬深兩市近八成個股收跌,讓股民大呼“看不懂!”

  中國社科院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對此分析説,一些場外資金對股市覬覦已久,且有組織地專門選擇二級市場資金缺少時進場。

  一些業內人士則表示,一些技術、資金門檻高的“新玩法”在此輪行情涌現,並造就了一批“新型大戶”。小散們難以參與其中,因而難免“滿倉踏空”。

  産業資本“大戶”入市。12月以來多個交易日滬深300指數成分股成交,佔全市場的比重過半。在其背後,産業資金頻頻向銀行、券商、地産等權重股集結。例如安邦保險,12月以來屢屢出手,先後增持“民生銀行”和“金融街”等個股。

  通過融資融券、傘狀信託等産品“借錢炒股”,借助杠桿基金等複雜金融工具進一步放大投資收益。由於存在資金杠桿,A股分級基金的進取份額,在本輪行情中持續受到追捧。在大盤大漲4%的12月4日,幾乎所有的分級基金B份額,均以漲停或接近漲停的價位報收。

  “從原理看,杠桿産品都是在投資者投入一定的資金後,允許從其他渠道拆借資金打包投入。在上漲行情中,這一設計有助於其賺取遠高於跟蹤標的的收益。”上海證大財富董事長賀牧説。

  但他同時表示,這些“新玩法”波動性更強、風險更高。一旦大盤震蕩調整,跌幅也會成倍放大。亢奮A股向哪去?

  同樣是3000點,當下的市場環境與44個月前大相徑庭。從海外市場看,伴隨經濟穩步復蘇,海外市場普遍回暖,帶動全球風險偏好普遍改善。在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已成定局的背景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仍一路上行,並於12月5日攀上17991點的歷史新高。

  反觀國內市場,央行時隔兩年半後首度降息,對高達約46萬億元的儲蓄資金形成觸動,産業資本、理財資金、房産投資資金、QFII等多路資金也在股市“賺錢效應”的感召下紛紛入市。

  在業內人士看來,趨利的本性驅使多元渠道的資金奔向預期收益率更高的股市。“從某種角度説,國內資産配置的再平衡過程導致了A股的放量大漲。”匯豐晉信基金經理丘棟榮説。

  在部分機構看來,作為本輪行情的“主角”,具備良好盈利能力的大盤藍籌股長期處於估值偏低的狀態。即使經過近期的持續走升,放眼全球中國藍籌股群體依然是“價值洼地”,未來仍有進一步修復估值的空間。

  匯豐晉信基金經理丘棟榮表示,與美國標普指數約20倍的市盈率相比,目前上證綜指約14.4倍的市盈率依然處於低估狀態。“下一步驅動A股的將是全球資産配置的再平衡過程。”丘棟榮説。

  另一些人士的觀點則顯得相對謹慎。華鑫證券投資總監仇彥英錶示,如果經濟運作、宏觀政策、企業經營能夠提供穩定預期,投資者不必對後市有太多擔憂。但目前的情況並非如此。

  “當前中國股市面臨的是宏觀經濟穩定性不強的現狀,加上非常態資金入市為股市帶來不穩定因素,A股恐怕難以擺脫牛短熊長的弊病。”仇彥英説。

  光大證券首席分析師滕印則將本輪行情稱為“杠桿上的牛市”。在他看來,與以往的數輪牛市不同,在本輪行情成交量的巨幅放大中,各種形式的融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杠桿融資是把‘雙刃劍’,單邊上漲時的確會放大盈利。但一旦行情出現大的調整,虧損幅度也會相應放大。”滕印説,投資者若非量力而行,很可能在未來不確定因素的兌現過程中遭受損失。特別是考慮到小盤股流動性差的特點,融資者面臨的潛在風險更大。

  事實上,在A股後市如何演繹這個問題上,恐怕沒有任何一位業界專家能給出標準答案。對於投資者而言,在市場狂熱時保持冷靜,在把握機會的同時關注風險,才能避免在熱潮褪去時成為“裸泳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