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理想信念之火越燒越旺
- 發佈時間:2014-12-09 07:32:38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初冬上海,黃浦江畔的第二軍醫大學科技館,座無虛席,暖意襲人。
12月2日,一場以“立信念、鑄軍魂”為主題的科技幹部座談會正在該館如火如荼地舉行。
這是一次思維的碰撞與心靈的洗禮——如何正確看待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和魅力?青年科技幹部怎樣當好“紅色基因”傳人?從年近八旬的院士到嶄露頭角的青年醫生、從臨床一線的知名專家到三尺講臺的資深教授,該校7名“老、中、輕”三代科技幹部代表分享交流了自己學習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精神與堅定理想信念的心得體會,贏得在場200多名參會人員一陣又一陣的熱烈掌聲。
“如果偏離了政治方向,就失去了科技幹部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我國著名泌尿外科專家、該校校長孫穎浩第一個發言,“科技幹部吃透‘新古田會議’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聽黨話、跟黨走,這是一名軍人在政治上的根本要求”。
該校政治理論教育工作帶頭人楊放教授從“源頭好”“思想活”“根基厚”“指向實”“語言新”等5個角度,深入淺出地解讀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令現場人員頻頻點頭。
中國工程院院士、該校附屬長海醫院燒傷外科主任夏照帆教授説:“美國仍有近5000萬左右的人口沒有醫療保險,而我院絕大多數的外來從業人員,已實現了與本地城鎮職工一樣的養老、醫療待遇。”她補充道,當然,任何一種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需要進一步完善,資本主義制度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教育部“長江學者”、該校附屬長征醫院消化內科主任謝渭芬教授直抒胸臆:“要成為一名真正的人民軍醫,就必須始終堅定理想信念,砥礪人品、涵養醫德,努力在本職崗位上救死扶傷。”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科技幹部自學理解能力強、自我教育潛能大,這種身邊人説身邊事的自主式、討論式、啟髮式教育,有助於理想信念更好地在全校官兵中立起來、落下去。”主持座談會的該校政治部主任王連鎖如是説。
“我的根在中國,我的事業在中國。”作為一名歸國華僑,77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該校附屬長征醫院廖萬清教授動情地回憶起當年他婉言謝絕老母親的挽留,放棄新加坡行醫的優厚待遇的往事。他説,面對名利誘惑要常補“淡泊之鈣”,“我一點都不後悔回來”。
發出同樣感慨的還有該校生物防禦教研室教授戚中田。原來,11年前“非典”爆發後,他服從組織安排,帶領教研室從基礎醫學迅速向軍事醫學轉型。轉型動員會上,他的一句“黨讓幹什麼就堅決去幹”,有效回擊了那些打退堂鼓與質疑聲音,凝聚了軍心士氣。他説:“負面的輿論聲音越消極,我們就越要擔負起在黨憂黨的責任,主動去激濁揚清。”
生命之源在於傳承。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項目獲得者、該校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科廖專副教授深有感觸地説:“都是因為站在前輩們的肩膀上,否則不可能有我今天取得的成就。”他率先在國內開展體外衝擊波碎石術(ESWL)和膠囊胃鏡兩項新技術,不到30歲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坦言道:“青年科技幹部無論走到哪,都要銘記傳統,腳踏實地,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身上的骨氣與志氣。”
該校政委陳錦華聽完7位代表的發言後,發自肺腑地勉勵大家:“你們有靈魂,學員才會有靈魂;你們有高尚的品德,學員才會有良好的品質;你們有崇高的事業追求,學員才會有遠大的理想抱負。”
“理想信念並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就在我們身邊。”座談會上,該校中醫係岳小強副教授在筆電上寫道:“要像7位代表那樣,將理想信念的火種融入腦髓,時刻用他淬煉自我,爭做科技尖兵。”
“今天的座談會,比上一堂純粹的政治理論課,效果好得多、影響大得多、留下烙印久遠得多”,總後勤部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雷永升激動地説,“發揮科技幹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領示範作用,這對探索創新教醫研單位的政治工作具有普遍指導意義。”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