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TCL李東生:九天去了五個國家 未來三年加速國際化步伐

  • 發佈時間:2014-12-08 09:4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下,全球家電市場格局發生根本性轉變。海外並購再一次潮涌而來。在這場浪潮中,眾多家電巨頭已競相踏上征程。

  成立至今的三十三年歲裏,TCL國際化用了十年,成為國內家電企業海外並購的先行者。“行百里者半于九十。”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表示,如果把國際並購當做馬拉松,現在TCL已經走了一半。“明年TCL將加快通信領域和南美等新興市場的工業和供應鏈能力方面的佈局。在“雙+”戰略轉型中尋找並購機會。”

  借並購進入歐美市場

  TCL是家電巨頭裏,最早國際化的企業之一。

  十年前,TCL以工業産品輸出的方式開始並購之前的探索。起初,TCL僅是眾多在廣東惠州生産磁帶的小合資企業中的一員。1999年, TCL第一家工廠在越南誕生。“我們從賣産品到在國外生産,推自主品牌用了很短的時間。東南亞華人圈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直接的幫助。”李東生表示,從越南開始,TCL逐步把業務擴展到東南亞國家。

  為了填補歐美市場的空白。2004年TCL做了兩個大的跨國並購項目。“最轟動的是我們並購了湯姆遜全球採購項目業務。”

  “當時有機會吞下湯姆遜的彩電業務,那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的一個初試階段,之前沒有哪個中國企業做那麼大的並購,TCL的想法是成為彩電領域的全球第一。”李東生回憶道。

  他坦言,當時很多人説這樣規模的並購是蛇吞象,TCL考慮到了這一點,但在戰略上堅決選擇進行。“收購湯姆遜的彩電業務和阿爾卡特手機業務,TCL迅速進入歐美兩個主流市場,同時獲得相應的專利和技術。歐洲和美國對中國的彩電産品有關稅壁壘,如果沒有當年的並購,今天我們很難進去。”

  李東生也承認,一些海外並購項目“看上去很美”,實則容易被收購目標蠱惑。

  為了拿下湯姆遜的彩電業務,TCL將在香港上市的彩電業務增發新股。“我們以股票付給對方,凈資産方面我們有優勢,這是我們做這個項目很大的誘因。這種誘因有機會、也有陷阱。”李東生表示,並購後的整合在美國市場很有效果,歐洲彩電業務轉型較快,整合沒有達到預期。

  對阿爾卡特的並購手法則是另外一種模式。

  “我們與阿爾卡特總裁的談判僅用了三個半月。通過供應鏈的整合和管理的融合,TCL市場份額快速提高。當時計劃設想的是很好,但是這兩個項目前期都不同程度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李東生説。2006年後的四年裏,中國品牌幾乎沒有進入到歐美主流市場,因為沒有專利。阿爾卡特的專利對其非常有價值,讓TCL迅速邁進門檻。

  李東生直言:“當時我們經歷過困難和挑戰,後來證明並購回來的資産和經驗的價值是巨大的。”

  海外業務大規模增長

  接下來是TCL穩步成長的階段。“2009年到2014年,我們銷售收入和海外銷售收入都在穩步增長,海外銷售收入增幅較國內大。目前海外銷售收入佔48%。”

  通過海外並購和重組,目前TCL在新興市場、歐洲、北美等地形成了全球化産業佈局,海外業務大規模增長。2014年上半年,TCL海外業務收入佔比已經達到47.7%。

  “TCL整個國際化是經歷了一個曲折,然後重新再進入一個成長的軌跡。”對TCL國際化路線,李東生認為不是一帆風順的,卻很值得回味。“如果讓我重新做一次決定,我依然會做跨國並購。”

  李東生認為,教訓是有的,但其從這些歐洲、美國企業經濟運作當中借鑒更多成功的經驗。“任何時候保持冷靜判斷,人才儲備力度要足夠大,在産品和市場轉型期進行並購,將放大風險放大並充分估計,這是我們的教訓。”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TCL每個季度凈利潤率分別為72%、85%、93%。“我們在基礎方面、體制建設方面已經和全球領先的公司很接近了,我們也和全球最大的運營商打交道,在供應鏈體系形成對接,管理體系接近。”其稱TCL在發展期將尋求更多的機會,而這將給很多企業帶來機會。

  未來三年加快國際化

  今年正值中國加入WTO 十三週年,2015年中國的對外投資額將首次超過外來投資。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中國內地企業海外並購市場交易總數量為176宗,創歷史新高,民營企業成為海外並購的主體。預計2014全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金額達到1200億美元,預計2015年將達到1500億美元。

  當下,全球家電市場格局發生根本性轉變。黑白電領域的主導權逐漸從歐美等國轉移到南韓、中國手中。這些幾年間裏,海爾、美的的收購也在加速。業績下滑、虧損加速迫使原本強勢的海外家電巨頭不斷向外拋售家電資産。

  “中國家電企業近年來迅速崛起,暗中在尋找海外並購機會,明年家電企業的並購重組將是行業主旋律。” 家電産業研究專家陸刃波認為。

  李東生稱,他用了九天的時間去了五個國家,將把加快國際化作為未來三年一個重要的戰略。“明年TCL海外業務會超過50%,我們國際化戰略會重點加強新興市場的開放。現在我們在印尼、墨西哥都有工廠,未來三年一定要俄羅斯、巴西、非洲等市場建立起我們工業能力。”

  今年,TCL做出一個重要的戰略轉型——推出“智慧+網際網路”戰略,建立“産品+服務”新商業模式。李東生對TCL的希望是,實現真正的網際網路化,五年內成為全球智慧終端産品的主流廠商,使得智慧電視、智慧手機銷量達到全球前三。

  “我們産品和服務都發生根本的轉型,這個時期對TCL至關重要,將是TCL歷史上最濃厚的一筆,我們會加快推進‘雙+’戰略轉型,現在我們需要做的是將‘雙+’轉型戰略建立起來的能力快速擴展到海外市場。”李東生如是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