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營文物商店舊藏現身

  • 發佈時間:2014-12-08 04:32:01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南方收藏眼

  廣東本土拍賣盛事——華藝國際2014秋季拍賣會將於2014年12月8、9日在廣州舉行。本次拍賣會涵蓋中國書畫、油畫·版畫·雕塑、古董珍玩、珠寶名錶、極品名釀五大門類,近1400件拍品,並於12月7—8日開始預展。

  本次中國書畫部分共設三個專場,包括:明清翰墨、中國書畫、嶺南名家書畫,共甄選出400余件書畫精品。油畫·版畫·雕塑專場將上拍近200件作品。何多岺的油畫《窗前的女人》所繪的是著名當代女詩人翟永明。版畫部分有朱德群、趙無極、吳冠中等的絲網印刷版畫。

  古代器物部分設有“古董珍玩——瓷器·玉器·工藝品”、“靜觀—歷代造像及銅爐”兩個專場拍賣,供300余件拍品。“清乾隆 白玉雕福壽雙全如意”以整塊白玉雕琢而成,玉質溫潤細膩,略帶皮色。“靜觀—歷代造像及銅爐”專場精心挑選了百餘尊漢藏地區歷史上具有代表性風格的精品佛像推介給廣大藏友。其中,一尊來自歐洲重要藏家舊藏的銅鎏金無量壽佛,造型豐滿端莊,銅質精煉沉重,通體鎏金且金水厚亮,品相極美,屬於標準的北京宮廷造像,這種宮廷標準樣式反映在其整體氣質與精妙的細節刻畫中。該像反映了一個時代的風貌,具有極高收藏價值。

  ●文/圖:南方日報記者 謝夢

  “中國古董之父”安思源花雨樓藏品現身

  華藝拍賣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4年從春拍的成交情況來看,市場整體出現了理性的回歸。“春拍剛過,馬上投入到秋拍徵集工作,輾轉幾大城市間與業界人士交流、溝通,聽取大家對市場走勢、判斷及建議,我們對各個門類徵集工作相應作出調整,提升拍品品質,精中選優,推出來源出處清晰、性價比高的拍品。”該負責人著重推介花雨樓、國營文物商店舊藏和寶藝軒等藏家各具特色的藏品。

  在20世紀初,位於美國西海岸的花雨樓,歷經兩代人,建立起的豐厚收藏品,包括中國瓷器、歐洲繪畫、佛教藝術,古董傢具,及中國古代繪畫。其對於中國陶瓷尤為鍾愛,購買中國瓷器是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的,並記錄下購買每一件瓷器的資訊,對購買的瓷器進行記錄存檔。

  花雨樓收藏的瓷器主要來源於活躍在70年代的幾名古董商,其中大多數藏品來源於對集珍齋、戴潤齋,及安思遠的舊藏。戴潤齋是上個世紀20年代在無錫的古董店當學徒,30年代自己在上海開設古董店,40年代南遷香港,50年代移居美國,60、70年代活躍在世界各地的拍場。安思源是定居美國的英國望族,聞名於世的亞洲藝術品鑒賞家和收藏家,對中國一貫友好,他曾經購五代“武士浮雕”和西周青銅“歸父敦”,知是盜墓贓物後,兩次無償送還中國,有中國“古董之父”之稱。

  “清嘉慶 粉彩飲中八仙圖執壺”,就是花雨樓藏瓷亮點之一。壺身呈梨形,直口,垂腹,圈足,流細長,曲柄帶環,蓋上亦有一環,應為兩環之間有物相連,以防壺蓋遺失之用。胎體白細堅致,釉色潤澤,壺身繪畫取自唐代杜甫《飲中八仙歌》為意,通景繪有空曠遼遠的遠山,峭壁陡立,壁立千尺,在蒼翠秀潤、峰巒疊起的高巔之間,古樹垂陰,左丞相李適之,開元間進士,曾為戶部和吏部侍郎的蘇晉,唐代著名書法家、“草聖”張旭,秘書監賀知章,詩仙李白,布衣焦遂,御史崔宗之,汝陽王李琎八人豪飲情景,場面生動。畫面構圖嚴謹,遠近相映,虛實相生,筆墨疏秀清潤,山石尤稱佳妙,淡皴濃苔,毫鋒穎脫,墨法精微,施彩清薄妍美,設色淡雅雋永,令人嘆服。底書“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另一件黃釉碗,因其諧音“皇”,故為明清時期嚴格控制的釉色,或為最高統治者們御用,或為祭神所用,《大明會典》載,“洪武九年定,私郊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黃色,日壇赤色,月壇白色”,可見黃色專用於祭地神。

  本品即為此類黃釉碗,造型、裝飾皆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相似,尺寸較之略大,燒制更為不易。侈口,深腹,圈足。內外滿施黃釉,底施白釉,雙圈青花書“大明弘治年制“六字兩行楷書款。釉色勻凈淡雅,釉面光潔似一泓清水,賞心悅目,不負弘治黃釉之盛名。

  文物商店舊藏受關注

  據了解,本次華藝秋拍徵集得到廣東本地數位藏家提供的一批早年購藏于各大國營文物商店的舊藏。如“清乾隆 粉青釉鼓釘罐”為文物店舊藏精品,鼓釘罐為雍正時期創燒,此造型源於宋代吉州窯鼓釘紋罐,因外形似鼓而得名,是清代官窯的傳統品種,流行于雍正至道光時期,其中以乾隆作品最具代表性。本器口底相若,口內斂,整體似鼓形,器形圓潤豐滿,玉璧形底。器身上下各飾一週凸起鼓釘,肩部塑對稱銜環鋪首。器物內外壁通施豆青釉,施釉均勻,釉色淡雅,釉質溫潤,頗具玉質感。器底書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

  “清雍正 黃地粉彩福壽雙全碗”,此種碗形俗稱“雞心碗”,弧壁,高圈足略外撇,最早出現于明永樂、宣德時期。全器施亮麗的黃釉,腹外壁口沿飾一週如意雲頭紋邊飾,圈足上飾雙體蓮瓣紋,中部繪十二個姿態各異在雲中飛翔的蝙蝠,口銜藍彩帶係扎的綠彩葫蘆,紋飾細膩至極,組成一幅“福壽萬代”的吉祥圖案。拍品胎體輕薄,式樣優雅怡人。紋飾佈局疏朗清新,紅蝠翱翔,姿態萬千,祥雲迤邐,宛如仙境,寓意千雲祥集,洪福齊天。整器色彩嬌艷,畫工精湛,富麗華貴,為雍正時期新創的彩瓷品種,彰顯出雍正禦瓷無與倫比的非凡麗質。

  另一舊藏是明代銅鎏金饕餮紋觶,係倣商代。晚期禮器銅觶製作而成,此觶敞口,束頸,鼓腹略下垂,圈足外撇。頸部飾弦紋三周,從上至下分別飾蟬紋、饕餮紋,紋飾古樸,做工細緻。腹部以回字紋為地,上飾饕餮紋,紋樣勾曲迴旋,富於變化,顯得威嚴富麗。腹部飾錦地,足跟部飾鰲紋。外底中心鐫陰文“雲間胡文明制”六字篆書款。此器造型規矩,胎體厚重,主體紋飾鎏金,裝飾華貴,陳設于案頭,更顯尊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