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低端市場需求助推假畫氾濫

  • 發佈時間:2014-12-08 04:32:01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善言齋專欄

  前幾天在廣州客村一家不算很高檔的酒店吃飯,剛被服務員領進房就看到左邊正對著主位的墻上挂著一幅現代著名花鳥大師王雪濤先生的畫作。

  王雪濤何許人也?作為范曾口中的近現代寫意花鳥四大家之一,王雪濤一直被美術界視為中國小寫意花鳥的翹楚,其作品價格雖然暫時無法與齊白石、張大千等拍賣界明星藝術家相比,但是一件普通作品至少要賣到15萬—20萬元∕每平尺。相信投資這家酒店的老闆肯定買得起王老先生的作品,然而,把如此貴重的一件作品挂在一間並不起眼的客房,似乎讓人費解。

  為了搞清楚其他房間挂的是什麼畫作,筆者特意在隔壁幾間還沒有人坐的房間“調查”了一番,發現也都是李苦禪、張大千、李可染這一類國畫大師的“名作”,不禁啞然失笑。

  笑的原因當然不是感慨花幾百塊吃餐飯就可以瞻仰到如此名貴的大師畫作,而是豁然醒悟,當前國內的假貨市場,實際並不一定都是因為暴利趨使下形成的,假貨本身就有著實實在在的需求。

  從常識出發,我們可以想像,這間店的老闆絕不可能在幾十上百間客房都挂上真正的名師大作,因而可以推斷,店家到書畫市場上去購買的時候都應該知道這些畫作是贗品。明知是假貨,卻還要買回來,目的當然是為了裝門面,讓每一位進來的客人都感覺到這家酒店有品味。

  每年春拍和秋拍最熱火朝天的時刻,“假貨”也是業內人士談論最多的話題。當前國內書畫市場上的贗品,可以用“無孔不入”四字來形容,不僅古代字畫有人造假,當代畫作亦有人造假。前不久,畫家陳永鏘公開就廣西某拍賣行上拍的幾幅假畫發表網路聲明,實際不過是藝術名家深受其害的一個縮影。

  在很多人看來,假畫市場的崛起,是因為這個行業有暴利,為了牟取暴利,才會有那麼多人鋌而走險。譬如,前幾年某拍賣行成交的一幅張大千的假畫,成交合同標的高達數千萬元。如果買家自始至終未發現其中的蛛絲馬跡,那麼,這天文數字的商業利潤鐵定是被利益集團落袋為安了。只可惜這宗造假賣假的鬧劇由於種種原因東窗事發,在監管部門的重拳打擊下,相關責任人最後落得個身陷囹圄,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從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出,造假在一邊獲得高利潤的同時,另一邊也承擔著非常高的風險。對於目前還身在這條黑色産業鏈裏邊大發橫財的人,不可能不知道這個規律。很多有經濟頭腦的人,雖然也眼饞造假能夠獲得意外不到的暴利,然而,真正讓他們長年累月承受這麼高的風險,也還是很累人的事情。因此,認真來想,造假能夠成為一個如此龐大的産業,並不是僅僅依靠一部分人的頭腦衝動就可以形成的。

  藝術家劉書民與筆者聊天時就提到過,當前書畫市場“知假買假”的現象日益嚴重。其實,從飯店老闆挂王雪濤老先生“名作”的事件背後,折射出這個産業的背後實際連結著一個巨大的需求。就好像城中村裏邊成行成市的假服裝、假電器一樣,這些假貨流通在市場,並不會有意隱去其贗品的身份,而是會明明白白地告訴消費者,我就是假貨,優勢就是比真品賣得便宜。

  可見,假貨氾濫,實際上是多層次的市場需求造成的。對於那些沒有能力或者不願意花大錢去買名家真品的人來説,假貨自然是他們最青睞的目標。

  馮善書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