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週成交超4萬億A股錢從哪來?

  • 發佈時間:2014-12-08 02:29:37  來源:蘭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華社電短短一週內成交額超過4萬億元,單日成交突破萬億元,創下歷史“之最”。剛剛過去的一週,中國股市演繹了令人瞠目的瘋狂一幕。

  “瘋狂A股”的背後,龐大的資金從哪來?被濃重投機氣氛包圍的A股,是否會將“豪氣”演變為“豪賭”?

  超今年三季度全國財政收入

  6908億元、6748億元、9149億元、8875億元、10741億元……12月1日至5日的一個交易周內,A股成交總量超過4.24萬億元。

  這個數字超過了今年三季度的全國財政收入,略高於2013年地方政府4.12萬億元的賣地收入。

  其中,全周最後一個交易日,滬深兩市成交逾1.07萬億元,相當於每秒鐘就有1240多萬元的資金在股市裏易手。過萬億的驚人數字,不僅創下A股史上的單日成交新紀錄,也推升上證指數,實現了9.5%的近六年最大單周漲幅。

  支撐“牛市”的巨量資金從哪兒來?對此,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經初步統計,11月24日至12月4日,一般法人機構凈賣出1252億元,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合計凈買入309億元,自然人投資者凈買入659億元。本輪行情中,個人投資者特別是持有A股市值在10萬元以下的散戶凈買入更多。

  面對狂飆突進的股指,散戶們的熱情可想而知。位於上海浦東新區的上海證券東方路營業部負責人證實,隨著大盤不斷走高,近日的確出現了多年未見的排隊開戶盛況。

  不過,來自多家證券營業部的資訊顯示,集中開戶現象出現于A股已經産生明顯“賺錢效應”之後。一些業內人士也表示,散戶資金畢竟有限,尚不足以支撐其如此天量。

  在對增量資金來源的諸多解析中,“新型杠桿融資説”、“産業資本入市説”被認為較具説服力。Wind資訊數據顯示,僅在11月最後兩周,不完全統計就有過百隻私募發起成立,其中八成為權益類産品,投資方向包括了信託及杠桿型股票基金。一些業內人士則表示,借助與私募聯手,或發行傘形信託産品等方式,部分銀行理財資金或已實現“曲線入市”。

  國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何誠穎表示,在行情、國際環境等因素疊加影響下,外資、房地産等資金此前也不斷流入A股。

  新玩法讓A股“不差錢”

  成交量節節攀升,困擾A股多年的“資金饑渴症”似乎不治而愈。但疑惑也隨之而來——12月4日,總市值高居A股首位和第六位的“石化雙雄”雙雙漲停,石油燃氣板塊整體漲幅高達9.7%以上,與持續下跌的國際油價背道而馳。與此同時,在大盤大漲4%的同時,滬深兩市近八成個股收跌,讓股民大呼“看不懂!”

  中國社科院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對此分析説,一些場外資金對股市覬覦已久,且有組織地專門選擇二級市場資金缺少時進場。

  一些業內人士則表示,一些技術、資金門檻高的“新玩法”在此輪行情涌現,並造就了一批“新型大戶”。小散們難以參與其中,因而難免“滿倉踏空”。

  産業資本“大戶”入市。12月以來多個交易日滬深300指數成分股成交,佔全市場的比重過半。在其背後,産業資金頻頻向銀行、券商、地産等權重股集結。例如安邦保險,12月以來屢屢出手,先後增持“民生銀行”和“金融街”等個股。

  通過融資融券、傘狀信託等産品“借錢炒股”,借助杠桿基金等複雜金融工具進一步放大投資收益。由於存在資金杠桿,A股分級基金的進取份額,在本輪行情中持續受到追捧。在大盤大漲4%的12月4日,幾乎所有的分級基金B份額,均以漲停或接近漲停的價位報收。

  “從原理看,杠桿産品都是在投資者投入一定的資金後,允許從其他渠道拆借資金打包投入。在上漲行情中,這一設計有助於其賺取遠高於跟蹤標的的收益。”上海證大財富董事長賀牧説。

  但他同時表示,這些“新玩法”波動性更強、風險更高。一旦大盤震蕩調整,跌幅也會成倍放大。

  別讓“豪氣”變成“豪賭”

  面對日趨狂熱的A股,鄧舸表示,股市穩定健康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廣大投資者特別是新入市的中小投資者理性投資,尊重市場、敬畏市場,牢記股市有風險,量力而行,不要被市場上賣房炒股、借錢炒股言論所誤導,不要盲目跟風炒作。

  鄧舸同時表示,證監會注意到近期股市坐莊、操縱股價等違法違規活動有所抬頭,將加強市場監管,堅決予以打擊。

  越來越多的市場人士也開始冷靜地審視股市。上海重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裘國根表示,在影響市場的因素沒有發生顯著變化的情況下,機會是跌出來的,風險則往往是漲出來的。

  中航證券首席投資顧問鞠自華認為,在缺乏基本面支撐的背景下,目前部分個股的暴漲中投機成分居多,股民要警惕A股可能出現的震蕩,及時防範風險,切忌“追漲殺跌”。

  交銀國際研究部董事總經理洪灝則認為,理財市場資金回流及未來的降息預期,是本輪股市走強的主要因素。“但隨著股市資金不斷加杠桿炒作,未來的巨量交易將伴隨市場的巨幅波動,投資者對此應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12月以來A股連續兩次改寫史上最大單日成交紀錄,盤中均伴有寬幅震蕩。其中,12月5日受利空傳言衝擊,滬深股指盤中一度“跳水”,跌幅雙雙接近3%。這意味著,伴隨股指快速攀上高位,A股已經進入“情緒敏感期”,投資風險正逐步暴露。

  事實上,從A股以往多輪“牛市”觀察,行情的可持續性與上行速度往往相關,上行速率越緩,持續時間越長,反之亦然。從這個角度講,面對天量和新高,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性,別讓“豪氣”變成“豪賭”,別讓瘋狂毀了A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