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天津開發區成立30週年 走開放之路實現共贏

  • 發佈時間:2014-12-06 19:3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天津12月6日電(記者劉家宇)天津開發區于1984年12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建立,英文縮寫為TEDA,今天整整30歲。

  沒有産業基礎、沒有路網設施,甚至沒有草木,靠國家3.7億元人民幣貸款,滾動發展起來的天津開發區,目前每平方公里土地工業總産值達145億元人民幣。

  “而立之年”總結創業成功經驗,天津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許紅星説,堅定走一條不增加國家及地方財政負擔,不擠佔國內發展資金的“開放之路。”

  在中國當代的改革史上,1984年是個值得銘記的年份,在這一年,中央提出在進一步辦好經濟特區的同時,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新辟經濟技術開發區。

  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設立,無異於是為了探索一條抵達彼岸的復興之路,而將一批肩負改革開放先鋒使命的勇士,推下了水流湍急的世界經濟長河。

  初建開發區,泰達人很清楚自己肩負的使命,那就是,通過對外開放,學習國外一切先進的東西,迅速完成工業現代化過程,探索一條切實可行的中國工業現代化的道路,示範國內。

  據了解,天津開發區始終堅持觀念和制度創新,率先提出“投資者是帝王、項目是生命線”等理念,最早實行土地有償出讓轉讓制度;按照市場經濟要求進行管理體制設計,用政府權利的減法,換取了市場活力的加法;主動對接國際慣例,打造國際化投資環境。

  30年來,開發區大量外商投資企業的進入,加快了區域工業現代化的進程。從1985年,丹華自行車廠打入中國自行車市場後,自行車單一車型、單調色彩的狀況迅速發生改變,帶動了中國自行車行業整體的升級換代。TANG果珍從天津開發區遠銷全國後,使國內飲品市場變得豐富多彩起來。90年代初誕生的“康師傅”速食麵,一舉改變了方便食品市場魚龍混雜、群雄逐鹿的局面。

  如今,泰達,擁有世界級生産力。89家《財富》500強跨國公司在開發區投資了230個項目,區內註冊企業超過1.3萬家。創出了“十六年領跑全國開發區”等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的一個成功縮影。昔日荒涼的荒灘荒地上,崛起了一個跨國資本高度聚集,高端、高質、高新化的産業園區。

  “成功經驗是在開放中實現合作共贏。”許紅星説,國家級開發區推動了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對外開放的成功對接,先進生産力和良好投資環境的成功對接,成為世界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

  截至目前,天津開發區累計引進來自88個國家的外資企業5358家,有4000多名國際友人和50多萬中國公民在這裡工作和生活,大家互利互惠,合作共贏,一起編織和實現著美麗的夢想。(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