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觀察:簡政放權成中國經濟增長“源頭活水”

  • 發佈時間:2014-12-06 19:56:2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2月6日電(記者 石昊 郭信峰)從遞交材料到拿到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和企業印章等一系列公司營業所必須的材料,海南軍翔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工商聯絡人楊峰的等待時間不到5天,這讓原本準備打“持久戰”的他有些意外。

  “過去註冊企業,核名就要三五天,然後要依照順序辦理代碼、刻章、稅務等手續……完成審批即使順利也要幾個月。”楊峰感慨地説,現在一個窗口遞交材料,其他環節就可以並聯完成,效率大大提高。

  這一變化主要歸功於海南工商系統正在推行的企業登記註冊制度改革。目前,海南實行企業設立登記聯合辦理,實行“一個窗口”受理,工商、公安、質監、稅務四部門同步審批,統一發放“一照一章三證”,辦理時限縮短為5天。

  為了管住“看得見的手”,海南先後推出“先照後證”“註冊資本認繳制”“取消年檢改為網上年報”等16項簡化行政審批、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的改革措施,工商登記註冊的前置許可從180項減為12項。

  2014年被稱作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經濟體制改革是這場大變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長期以來,市場主體詬病最多的就是政府職能的“越位”。

  一位省人大代表曾曬出“行政審批長征圖”:5頁A3紙、30多項審批、10多個部門、上百個公章、最少272個審批日……不少網友感嘆,審批流程繁複導致“廟”多,“燒香”風行,權利尋租日盛。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匡賢明説:“以往政府干預微觀經濟的權力過多,干預資源配置的權力過多,導致市場活力、經濟活力受到一定壓力。”

  為了進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從去年起,中國把簡政放權當做政府自我革命的“先手棋”和宏觀調控的“當頭炮”。從“審批長征”到“輕鬆搞定”,簡政放權的多項措施給企業鬆綁,為經濟增長注入“源頭活水”。

  一年多來,國務院取消下放7批共632項行政審批等事項;修訂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需報國務院部門核準的企業投資項目減少60%左右;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每年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約100億元……

  簡政放權激發了無數普通人的創業夢想,釋放出巨大的市場活力。得益於先照後證、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一年多來,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已逾600萬戶,呈爆髮式增長。

  在距海口1600多公里的上海,平均每天有100多家企業在自貿區誕生。這塊28.78平方公里的“試驗田”正測試著中國多項制度改革與創新。

  在北京中關村,三五個大學畢業生用一張桌子、幾臺電腦就能開公司。寬鬆的政策環境加上眾多的天使投資人,中關村正在變成財富夢想的孵化器。

  “只有義無反顧地推動簡政放權,才能激發市場活力,推動創業與創新,提升經濟效率,實現中國經濟的轉型和升級。”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劉勝軍説。

  簡政放權一年多來,市場活力開始迸發,但一些問題也逐漸浮現。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和部門依然存在著行政審批明減暗增、避重就輕、變相保留等問題。另一方面,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帶來的欺詐、産能過剩等問題也有所抬頭。

  鏘兔魅銜,簡政放權並不意味著政府管得越少越好。簡政放權是做減法,而市場監管是做加法。對政府來説,需要在加快簡政放權的進程中,加強市場監管體系建設。

  鏘兔魎擔骸扒爸瞇緣男姓審批,儘量減少。而事中事後的市場監管,要真正做到位,不能流於形式。”

  在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的同時,一場以“三份清單”為載體的制度性變革正在有序推進。“權力清單”讓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負面清單”讓企業法無禁止皆可為;“責任清單”讓監管部門法定職責必須為。

  2015年是中國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專家表示,不斷的簡政放權有助於進一步界定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動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