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裝置藝術學術論壇在滬舉行
- 發佈時間:2014-12-05 13:29:55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上海訊】第二屆中國國際裝置藝術學術論壇暨中國國際裝置藝術展近日在上海龍美術館浦東館隆重舉行。此次論壇展覽活動由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主辦,支援單位包括龍美術館、渝澳國際藝術基金等。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董俊新、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論壇學術主持王端廷以及執行策展人馬得等嘉賓出席了展覽開幕儀式。
董俊新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裝置藝術作為當代的一種藝術形式,必將有利於促進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從而促進整體社會文化的發展。吳為山在講話中對裝置藝術家們表示了肯定和敬佩,認為他們沒有在傳統藝術的溫床上生存,而是大膽創新,表現出了一種犧牲精神和探索精神,同時,裝置藝術的材料來自生活之中,其中浸透著人民的情感。
2014第二屆中國國際裝置藝術學術論壇由王端廷主持,段君、高嶺、胡斌、黃篤、賈方舟、梁克剛、李曉峰、邱敏、盛葳、單增、王端廷、吳鴻等藝術批評家和理論家參與了論壇,與會專家均在學術論壇上作了發言。
與上一屆國際裝置藝術學術論壇相比,這一屆學術論壇更加側重於裝置藝術的內部研究,重在對裝置藝術的本體進行探究和交流。批評家賈方舟,藝術國際網主編吳鴻先後發言。展覽執行策展人馬得説:“本次展覽並不是一個主題展覽,所有展出作品是為第二屆裝置藝術論壇的內容展示的,我們想要借此梳理裝置創作的語法關係。”
論壇主持王端廷總結表示:“最早裝置藝術的開始是反概念、反審美的,而我們現在的新語境使其有新變化,中國裝置藝術存在著共用、並置的現象,大多藝術家有海外的經歷,這促使他們的成功。本土藝術家也有突出者,這是因為,他們歐美求學的經歷,或者得益於西方美術館藝術贊助。另外,如今中國裝置藝術需要大量經費支援,其材料已不是再利用副産品等低成本的物質。中國藝術家較少用金屬、玻璃、聲光電腦等材料,也比較少和數字技術。這點和國際裝置有所不同。其實,在西方,裝置藝術在材料和技術是非常昂貴的,已超越了視覺感知,而是一種多覺藝術,它能非常自然地,而非強制地調動觀眾的主動性。因此,這種創作概念、氛圍、藝術制度,是中國裝置藝術的追求和理想。藝術永遠在打破原狀的迴圈中進行。”
2014中國國際當代裝置藝術學術論壇與中國國際裝置藝術展是通過展覽展示中外當代裝置藝術的最新成果,通過論壇深入探討裝置藝術的本體規律,旨在推動當代藝術形態的多元發展,發掘有潛力的青年裝置藝術資源,把握裝置藝術語法關係,完善中國當代藝術格局,闡明我們的當代藝術觀點。本次論壇和展覽是我國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關於裝置藝術的國際專題藝術活動,必將對中國當代裝置藝術創作和學術研究的繁榮和發展産生積極的影響。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