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好了傷疤忘了疼?有開發商衝動想高開

  • 發佈時間:2014-12-05 06:33:54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白帆

  評彈

  限貸鬆綁、國慶長假加上降息, 近一個多月來廣州樓市成交確實有所回暖,從9月份幾乎每週簽約量不超過1000套,到10月長假之後每週簽約量基本都在1500套以上,市場好起來的感覺也開始在地産人圈中瀰漫。然而,如果看到另外一些數據,也許地産人就未必能笑得出來了。根據搜房網的統計,11月單月新增住宅量接近1.3萬套,新增商業單位也有近4000套。新增住宅産品主要集中在番禺和南沙。而11月這個目前全年成交量第二高的月份也就賣了7000多套住宅和不到2000套商業單位。也就是説,現在賣貨的速度還是遠遠慢于進貨的速度,從每週情況看,這邊剛出手1500多套,那邊馬上又進來2000多套,甚至5000多套,身上的包袱哪有減輕?

  但就在大開發商仍然能比較清醒地認識到當務之急依然是“打優惠、去庫存”時,卻還是有個別開發商看不到傷疤還沒好,又開始皮癢了。記者近日在踩盤時發現,有一些規模較小,且手裏有全新項目的開發商對市場預期和定價上有點盲目樂觀。雖然旗下項目佔據了地段上的優勢,但不管是産品本身還是企業的品牌實力都不足以支撐他們預期的價格。在這種情況下,開發商的過分樂觀與銷售代理行之間就産生了矛盾。有市區某公寓項目銷售人員私下對記者表示,代理行給出的建議是低開高走,但開發商卻不接受,導致前期蓄客情況相當不理想。中原地産研究部最近的研究報告也指出,實體經濟融資難和地方債務壓力是迫使央行妥協降息的根本原因,救樓市只是邊緣效應,非其本願。因此本次降息對樓市的影響或許並未如預想之大,總體而言長期影響極其有限。同時也有專家指出,進入降息通道恰恰説明經濟的不景氣,房地産行業切不可盲目樂觀。

  成交數據也顯示,儘管上月廣州全市網簽量表現不錯,但均價相比今年最高峰時的16820元/m2,還是有7%的降幅。可見那些在樓市中摸爬滾打多年的大開發商,仍然認為跑量是今年第一要務。所以,對於那些開出比客戶預期價格高的項目,市民可以用腳投票——現在一手二手選擇多樣,而且以後廣州到處都是地鐵,名校的分校也不少,買家大可不必為盲目樂觀的開發商買單。(陳白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