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價格改革:啃硬骨頭實惠民生

  • 發佈時間:2014-12-04 09:24:39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導讀:本輪改革的一個大前提,就是在不影響民生,也就是不影響居民基本生活的條件下,堅決果斷抓住時機推進各項改革。

  價格,或將成為2014年底的新聞關鍵詞。藥品價格、高鐵票價、還有自來水、天然氣、以及電力等資源産品的價格,都將變得更加靈敏,一成不變的政府定價將成為過去。

  自啟動簡政放權改革、財稅體制改革等多項重大改革後,國務院已經決定正式啟動價格改革。11月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將改革能源、交通、環保等價格形成機制,穩步放開與居民生活沒有直接關係的絕大部分專業服務價格。

  對於絕大多數普通老百姓而言,他們可能暫時不會感受到這些産品定價方法的變化。因為,從現在開始到2015年上半年進行的一系列價格改革,將儘量避免對居民生活帶來影響。

  這將會是一場自1988年價格闖關以來,中國最大規模的價格改革。以2014年11月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為起點,一直到2015年上半年,中國將展開對電力、天然氣、石油、交通、環保、醫藥等大多數目前還存在政府定價的産品的一系列價改。

  藥價、電價雙“突破”

  醫藥價格改革是此輪價改的一個重要領域。國家發改委近日向8個行業協會下發了關於徵求對《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方案(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討論全面放開藥品價格並放開大部分醫療服務價格。

  《徵求意見稿》稱,從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原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限價或出廠價格,通過醫保控費和招標採購,讓藥品實際價格由市場競爭形成。據悉,上海已經發佈文件將放開非政府定價價格。

  目前,藥品定價方式有兩種,一個是政府定價,一個是市場定價,政府定價又分兩種,一個是政府指導價,另一個是政府定價,基本藥物是政府指導價,政府採購的都是政府定價。“完全由市場決定的未來應該是非處方藥,處方藥和醫保類藥品可能還是要有約束。”一位醫藥協會的人士表示,“先從基本藥物推,這部分藥品都比較便宜,競爭比較激烈,放開的話影響不大,再延伸是非基本藥物。”

  另一個價格改革的突破口將來自能源方面。

  “能源産品價格改革是本輪價格改革首先要取得突破的,尤其是電力和天然氣,具體改起來,還需要很多具體的政策來配套推進。”國家發改委人士表示。

  其實,從今年11月份開始,這種信號已經密集體現,一方面,11月4日,國家發改委發佈了《關於深圳市開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的通知》及試點方案,深圳開始進行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僅僅半個月後,國務院辦公廳全文發佈《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首次通過“戰略”計劃的形式,詳細闡述了能源價格改革的路徑和目標以及時間表。

  按照該計劃,將在6年內推進石油、天然氣、電力等領域價格改革,有序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天然氣井口價格及銷售價格、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由市場形成,輸配電價和油氣管輸價格由政府定價。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組書記、副所長史丹在接受相關媒體記者採訪時也表示:“選擇能源價格改革作為突破,是因為能源價格對經濟發展影響太大,基礎産品都有需求,現在要繼續推進,所以要著力解決,現在電價油價氣價都有政府定價,環保産品形成合理的價格機制,公共性産品,要讓消費者承擔得起,至於推動環保産品的價格改革,要理解為廣義的環保價格進行改革,不僅包括現有的排污費價格,而且包括相關的資源保護和環境治理以及生態補償、水資源有償使用的價格,比如脫硫、脫硝價格和CCS(碳捕捉和封存)的價格等。”

  破冰不意味著漲價

  事實上,價格改革已經在一些領域裏悄然啟動。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宣佈,在新疆、內蒙古和東北地區先後開展了棉花和大豆目標價格試點。這些試點的具體做法是將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和農業補貼政策逐步向農産品目標價格制度轉變。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對此表示:“這次價格改革,涉及面非常廣,不僅僅是能源資源領域,凡是能夠交給市場的,統統交給市場。”

  鐵路貨運價格的堡壘也已經開始鬆動。今年4月1日,國家發改委宣佈:包神鐵路貨物運價由政府定價改為政府指導價,設運價上浮上限,取消下浮下限。同時,準池鐵路開通運營後,貨物運價實行市場調節,由鐵路運輸企業與用戶、投資方協商確定具體運價水準。

  有關媒體從國務院相關部門獲悉,本輪價格改革的主要思路,就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凡是能由市場決定的價格一律交給市場,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原則是態度堅決、步子要穩、有序推進;能放開的堅決放開,但是同時要防止出現價格疊加效應。

  有報道分析指出,整體看,此次價格改革的核心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具體能源資源産品的價格改革,二是相關配套改革,這些改革涉及到一些財政配套、價格異常波動干預配套以及加強監管等方面,這兩個部分,貫穿此輪改革始終,同步協調推進。

  “普通老百姓關心的不是政府定價是不是放開,而是放開以後價格會不會漲、品質有沒有保證、服務能不能提升。”在北京工作的大學教師沈強説。

  相關人士對此做出了回應,“本輪改革的一個大前提,就是在不影響民生,也就是不影響居民基本生活的條件下,堅決果斷抓住時機推進各項改革。”上述人士稱,改革過程中,絕大多數的價格改革是不涉及普通居民類的,“比如,天然氣價格改革,涉及居民用天然氣的,慎重推進,再明確一點説,本輪價格改革,不涉及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價格改革更多涉及非居民領域,對普通百姓生活不會造成負擔。”

  對於企業來説,能源和環保領域的價格改革可能帶來企業生産成本的提升。伴隨價格改革的推進,國家已決定在落實好定向減稅政策的同時,實施普遍性降費,大力減輕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負擔。

  在該人士看來,本輪價格改革首要目的是要讓價格波動反映市場供求關係,推進市場再造,激活更多社會資本投資能源資源和環保産業,創造更好的産品服務。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政府將全面放開一些資源産品和公共産品的政府定價。國家發改委人士表示,“在本次改革過程中,將由政府制定定價規則,由市場形成價格,引入競爭機制,放開門檻,防止不正當競爭和壟斷,同時政府還將建立價格異動機制,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價格管理更加科學

  煤價跌了,供暖費為什麼不降?大學學費為什麼只有漲沒有落?一直以來,類似的現象讓百姓對價格管理抱有不少質疑。

  “調價的依據足不足?壟斷行業成本怎麼監審?漲價的錢用在哪兒了?群眾對一些領域價格不公開不透明的機制有意見。”中國價格協會會長王永治説。11月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凡沒有法律法規依據或未經批准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一律取消。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近日回應稱,下一步,我國將清理規範民生資源“附加費”在內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對於未列入財政部目錄清單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拒絕繳納。

  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要進一步提高收費政策的透明度,對保留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和實施政府定價或指導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實行目錄清單管理,實時對外公開,清單外的收費一律取消。同時,“附加費”形成的政府性基金有望在改革中納入預算,加強監督管理。

  記者還了解到,為落實國務院相關要求,財政部官網近日已向社會具體公佈了200多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目錄。

  談及“附加費”這一話題,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煤炭價格也是擅收“附加費”的“重災區”。據統計,涉及煤炭的地方行政事業性收費一度有幾十種,包括礦業權價款、水土保持費、土地使用費、環境治理保證金、可持續發展基金、煤炭價格調節基金,乃至“佔道費”。“必須看到,一些對居民收費的法定程度低,地方的情況更加嚴重。”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劉尚希指出,根據我國的立法法要求,對非國有財産的徵收只能制定法律。

  因此,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管理,才是既能尊重市場規律,又能維護消費者和經營者合法權益。財政部已明確表示,對目錄清單之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一律不得執行,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拒絕繳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