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升級獲外商肯定
- 發佈時間:2014-12-04 08:19:00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已有6年之久,但其帶給世界貿易體系的結構性衝擊卻仍在繼續。在成本上漲、外需減弱的共同擠壓下,必須通過轉型、創新實現增長的理念已在外貿企業中形成共識,站在“世界製造工廠”光環下的中國外貿企業認識尤其深刻。
12月2日,在天津舉辦的第六屆濱海新區國際貿易洽談會上,儘管中國製造曾經靠低成本換來的優勢效應正在減弱,但憑藉長期加工的經驗和完整的産業鏈,中國製造至少在現階段還是諸多國外採購商眼中的優選。更令人興奮的是,中國企業沒有單純滿足於有單可接,而是主動提升創新,專注高品質生産,這也贏得了到場外商的更多關注。
還是“香餑餑”
一位來自捷克科瓦利塔貿易公司(KVALITATRADEs.r.o.)的亞洲區採購代表一頭純金色的秀髮,在洽談會的現場,顯得格外醒目。不過,與柔美的外表不同,採訪中她表現得利落且犀利。
據她介紹,其所在的公司是家族性質的純貿易公司,採購産品涉及的範圍很廣。中國是世界著名的製造業大國,更是公司採購的主戰場,為此,公司專門在北京設立了採購辦事處。
當被問及“在中國製造面臨來自東南亞等國家的低價競爭背景下,是否考慮過逐漸轉移採購目標地”時,她回答,中國是一個成熟的市場,國內各類産品産業鏈非常完善,她喜歡與熟悉貿易規則、産品開發成熟的供應商合作。這種“成熟”是經過多年發展得到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很難超越。
不過,她也承認中國製造的價格正在提升,但在她看來,這並不是中國製造的“減分項”。“中國産品越來越貴,可中國産品的品質卻越來越好,你難道不覺得嗎?”她反問道。
在會場上,這絕非唯一的肯定之音。德國英科耐克思(inconex)公司上海辦公室的採購商馬賽厄斯·韋基(MatthiasWeigl)也對中國製造讚揚有加。
他認為,中國製造和德國製造簡直是天作之合。韋基解釋説,德國自身確實能夠生産很多産品,但是産品完全德國製造並不現實,因此德國製造中,很多部件都來自於中國。“儘管中國成本在上升,可是與德國的人員工資水準等相比,仍具有價格優勢;另一方面,全球製造強國中,無論技術還是産品種類,中國是少數能與德國製造形成互補的國家。”
南韓DIPILE的常任顧問黃錫熙(HwangSuk-Hee)則認為,無論是從地理位置還是歷史上看,韓中兩國都是天然的合作夥伴,尤其是最近兩國宣佈完成韓中自由貿易協定實質性談判,啟動了人民幣和韓元的直接交易,這給企業對華進出口提供了相當大的便利和支援。他認為,兩國貨幣直接交易避免了此前需全部先兌換成美元的繁瑣程式,縮短了交易時間,更減少了匯兌損失。
深耕正在路上
國外客商的肯定固然重要,但全球貿易所面臨的現實問題也需要認清。
炎觀有限公司(YanguanLtdCo.)資源採購部的喬(Joe)告訴記者,炎觀是一家歐洲貿易公司,公司進口的産品供應西班牙、土耳其、義大利等多個國家。眾所週知,歐洲市場對進口産品要求高、標準嚴格,之前部分中國産品進入時常遇到一些門檻,有些産品甚至遭遇反傾銷等貿易救濟措施。但近幾年,在與中國供應商的接觸中,他發現中國出口企業越來越積極地向他們提供相關産品通過歐洲品質認證的標簽或證明,主動適應並開拓市場。
北京北斗星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市場開發總監王忠傑強調,當前形勢下,以“有單過活”的將就心態做外貿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確定主要産品,找準自身定位,提高産品品質,深耕主要市場,實現自主品牌創立,中國製造才能最終擁有絕對的市場佔有率。
也正是在這樣清晰的戰略下,王忠傑所在的公司牢牢鎖定拉美市場,並針對當地市場光熱充足、用電成本高等特定需求,專門在天津建立了研發中心,開發適應拉美市場的LED燈具和太陽能熱水器等産品。“現在,我們的室內和室外用LED燈可分別質保5年和3年,並對外冠以‘MEGASTAR’的自主品牌,而這類産品的市場平均質保期則分別在3~5年和1~2年。”王忠傑説。
事實證明,有高品質和自主品牌護航,即便産品報價略高於市場基準,也無法阻礙王忠傑所在的公司在本次洽談會上如魚得水的表現。“洽談上的幾個外商都對我們很熱情,一位多明尼加和一位墨西哥客商已經明確表示將就産品展開進一步接洽,並將當地客戶的需求提供給我們。”
據組委會的最新消息,本屆濱海新區國際貿易洽談會意向成交額達到7000余萬美元,現場成交1000余萬美元。會後還將有8家外商實地驗廠,不少外商還邀請供應商到酒店繼續洽談。
本報記者劉冬平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