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非法集資活動須嚴厲打擊

  • 發佈時間:2014-12-04 05:46:0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非法集資案件在各地時有發生。如最近河北特大非法集資案,涉及河北、陜西等9省市,非法集資金額達上百億元。

  非法集資涉及行業主要有兩類:一是投資公司和投資諮詢公司;二是實體公司通過非法集資,募集到的資金遠大於其生産經營所需資金,同時其需支付的高額利息,已遠超實體公司創造的利潤,最終造成資金鏈斷裂。其犯罪形式,或承諾高額回報,編造虛假項目或訂立陷阱合同,營造“天上掉餡餅”假像;或混淆投資理財概念,利用電子黃金、投資基金、網路炒匯、電子商務等方式,騙取群眾信任;或通過網站、部落格、論壇等網路平臺等即時通訊工具,傳播虛假資訊,誘騙群眾上當。有些非法集資還披著合法外衣,極具隱蔽性和誘惑性,早期很難被公安機關發現,一旦偵查發現時,其資金鏈往往已斷裂,參與者難以挽回損失。許多群眾的“血汗錢”,甚至“養老錢”、“救命錢”,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非法集資活動,衝擊了正常金融秩序,給地區金融穩定和安全帶來了不利影響。同時,抬高了社會融資成本、侵蝕了實體經濟利益,是我國法治市場經濟的巨大障礙。

  民間非法集資案件之所以屢屢發生,與金融法治缺位有關。我國民間借貸立法至今尚未出臺,民間借貸活動難以依法有效整治。加上政府職能部門沒有形成監管合力,使監管處於“真空”。儘管各級政府加大了非法集資監管力度,成立了打擊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但由於缺乏協作機制和監管機制,使民間非法集資無法得到及時遏制;尤其在機構審批上存在“多龍治水”現象,加劇了民間非法集資氾濫。此外,許多群眾缺乏金融專業知識,在非法集資高利誘惑面前,容易失去判斷力。

  對於民間非法集資活動,必須嚴厲打擊。一是加快民間借貸立法,將民間融資活動納入法治化軌道,以法律利劍剷除民間非法集資生存的“土壤”。二是要消除部門利益“樊籬”,整合職能部門力量,發動民眾參與,加大打擊力度,形成根治民間非法集資亂象的行政推力。三是加強宣傳,喚醒民眾金融風險意識,將金融知識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序列,全面提高全民金融風險防範意識。此外,政府和金融部門要努力扶持地方特色實業經濟,想方設法為民眾提供穩妥的、保值增值的投資渠道,讓非法集資沒有可乘之機。

  (湖南省懷化市 莫開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