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提高農業經營組織化水準

  • 發佈時間:2014-12-03 03:31:3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被批復成為新形勢下首批農村改革試驗區以來,廣東省雲浮市“創新現代農業經營體制機制”試驗項目有序開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探索試驗現代農業經營模式

  (一)探索機械化養殖條件下企業帶動型家庭農場的適度經營模式。雲浮市引導全國最大家禽養殖企業“廣東溫氏食品集團公司”開展“公司+現代家庭農場”經營模式試點。溫氏公司通過加強對合作農戶的裝備技術供應、産品品質管控、銷售渠道和物聯網保障,使傳統養殖大戶向現代家庭農場轉變。溫氏集團領建的家庭農場具有科技裝備使用多,“場”“企”結合程度緊的基本特點,更加適應規模化、科技化、標準化的現代農業生産需要。主要經驗是:堅持一個種養項目為主業,控制適度的種養規模,確保最佳效益。目前,溫氏公司在廣東省新興縣建成現代家庭農場505個,“場主”戶均飼養規模15000隻/批,戶均收入10萬元左右,飼養規模是普通合作農戶的1.8倍以上,收益是普通養殖戶的1.8倍。

  (二)探索“公司+合作社(理事會)+農戶”合作的有效連結機制。在試驗中,龍頭企業出技術、合作社控標準,(鄉賢)理事會做協調,農戶搞生産,合作各方通過“優質農産品”的雙贏效應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較有效地解決了農産品品質安全、零碎土地流轉整合等農業生産問題。至今年上半年,雲浮市開展“公司+合作社(理事會)+農戶”經營機制探索的公司有83家,聯結農民專業合作社122家,聯結鄉賢理事會172個,聯結農戶13.84萬戶。農民獲得土地租金收入加上公司返聘務工收入(或比市場價高30%的産品定單),帶動了20多萬畝綠色稻米生産、40多萬畝玉桂種植,形成了7個竹蒸籠加工專業村。

  (三)探索“合作社+合作社”的組織方法。雲浮市出臺了《關於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註冊登記工作的指導意見》,解決了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市場“身份”問題。建立聯合社的形式有兩種,一是縱向合作,即引導不同類型的農民合作社從主導農産品生産的物資供應、技術服務、生産加工、市場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資本、服務合作,優化資源配置;二是橫向合作,通過“大社幫小社,強社扶弱社、生産加流通”的辦法,使産業結構、服務內容相近的合作社統一生産規程或共用物流資源,完善産業鏈條。目前,全市開展聯合的組織有15個,聯結農民專業合作社55個,聯結農戶6850戶。參加聯合經營的社員平均增收10%以上。

  二、構建現代農業服務體系

  為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雲浮市在探索現代農業經營模式基礎上,積極發展配套服務體系,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一是創新服務手段。完善政策機制抓緊出臺對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政策。結合“千幹扶千村”制度,市、縣、鎮三級領導幹部掛鉤到試點村,直接聯繫服務改革試驗工作。二是健全服務平臺。建立市、縣、鎮三級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機構,並在村(組)設協管員(資訊員),建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監管服務平臺,確保農産品品質安全。三是拓展服務內容。全市評定信用村841個、農戶信用等級34.89萬戶,對19.59萬戶信用戶授信32.96億元,已發放小額信用貸款2.99億元,支援擴大試驗規模。四是培育服務主體。全市建立自然村鄉賢理事會8203個,自然村覆蓋率95%,協助解決了一批推廣現代農業經營模式中的土地租賃、承包、置換和生産環境整治等問題。

  下一步,雲浮市將進一步探索完善農業産業化組織聯結帶動農民機制,推動農村金融産品和服務創新,增加對“三農”信貸投放,解決企業與農戶擴大生産的資金問題,力爭順利完成改革試驗任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