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五問存款保險制度

  • 發佈時間:2014-12-03 02:30:57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1月30日,央行發佈《存款保險條例(徵求意見稿)》,我國將在向金融機構徵求意見後,正式推出存款保險制度。

  存款保險制度是在銀行破産的情況下,保證存款人的存款安全;同時,一旦開始實施,銀行則需要為客戶存款繳納一筆保費,短期相當於回收部分流動性,長期甚至會進一步影響其經營方式。

  徵求意見稿中,對存款保險的賠付上限暫定為50萬元,也就是説,如果有銀行出現倒閉、破産情況,存款保險擬最高償付50萬元。超過50萬元的部分,從該存款銀行清算財産中受償。

  這一項經歷21年才破繭的存款保險制度具體如何運作?能否真正保護存款人的存款安全?對銀行、儲戶、中國金融市場有怎樣的影響?其他國家的存款保險如何安排?種種問題,新京報為你解讀。

  Q1

  存款超50萬要“搬家”嗎?

  正式用到存款保險的幾率很小,這是增加了一層“安全網”。

  按照現在的規定,如果銀行出現經營風險破産倒閉,儲戶在銀行存款賠償的最高額度為50萬元。從央行調查的結果看,50萬的保障,已經覆蓋了99.6%的銀行儲戶。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意味著,存款由過去國家的全額隱含保險,顯性化為對儲戶僅僅在單個機構單賬戶本息50萬以內的有限擔保。

  儲戶存款最多只能賠50萬,那是不是意味著存款要搬家?魯政委表示,在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經濟金融形勢總體穩定,即便客戶在單一存款機構的存款本息超過50萬元,也不用急著搬家。一般來説,即便在一家金融機構存款超過50萬的保險額度,這家機構出問題後也不意味著儲戶超過50萬的部分都沒了。首先,如果該機構被兼併收購,客戶的所有存款仍是全部安全的;其次,若破産,則金融機構破産清算的殘值還可以部分補償客戶損失;第三,該金融機構董事長行長等高管的錢,存在自己管理的銀行是不受存款保險保障的,要想享受存款保險則需要存在其他銀行。

  在美國市場上,銀行牌照的價值要遠遠低於中國市場,但美國那麼多銀行破産,基本都能有穩健的銀行接手。在目前中國市場,銀行牌照是稀缺資源。由新銀行接手之後,儲戶的存款會照樣躺在銀行賬戶裏,不會發生損失。

  所以存款保險建立起來之後,會正式用到存款保險的幾率很小,這是增加了一層“安全網”。

  Q2

  對銀行利率有何影響?

  存款保險使銀行可貸資金大幅減少,存款價格戰打響,銀行為爭奪存款或上浮利率。

  雖然銀行可能不會這麼快倒閉破産,但是理財專家表示,50萬元的限額只針對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銀行的存款本金和利息,超過限額的儲蓄大戶可以把存款分散在多家銀行。

  目前銀行的攬儲大戰已開打。11月21日,央行降息,並允許銀行擴大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多家中小型銀行在新存款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到頂”。如南京、寧波、恒豐等銀行活期、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的存款利率均上浮20%。

  以一年期存款利率為例,上浮1.2倍為3.3%,按10萬元的存款計算,與基準利率相較利息相差550元。中長期存款的差距更大。

  在經過非對稱降息後,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多數銀行為爭奪存款或會將利率按基準上浮到頂。

  以2014年三季度數據為基準,16家上市銀行75.6萬億元的存款總額,按照目前市場預估較高的存款保險比例0.15%以及各家銀行三季度的存貸比計算,存款保險使得16家上市銀行可貸資金減少約811億元。分析認為,不排除未來國有大行將先後上浮存款利率,但是存款利率的上升,直接帶出的問題就是存款成本的上升。

  Q3

  投資者如何分散風險?

  混搭理財風流行,P2P網貸有望成理財新寵。

  保險存款制度為儲戶的存款加上一層保障,也意味著銀行將不再是絕對安全的港灣。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投資策略及諮詢總監鄭毓棟稱,從長期來看,他建議投資者一是要投資風險與自身相匹配的理財産品,二則是要分散投資,不能將雞蛋放入一個籃子中。

  目前市場上的理財産品種類繁多,操作簡單,投資者可以嘗試進行多元化理財。投資者可選擇貨幣基金與固定收益類産品的組合,這是最經典的保本投資與風險投資組合。

  “混搭”理財將漸漸流行,這或許會讓年化收益在12%左右的P2P網貸成為理財的新寵。

  P2P平臺金信網首席運營官安丹方表示,雖然P2P收益會下降,相對銀行理財收益來説,P2P理財對於投資人吸引力仍然很大。

  她認為,隨著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加速,大型P2P網貸平臺理財端産品的收益會在一定程度上回歸合理和正常值,目前網貸市場上有些平臺動輒20%的收益將無法持續,中長期來説,8%-10%的年化投資收益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範圍。

  P2P平臺理財范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銀行的存款保險制度實際上為P2P行業樹立了一個標桿,未來P2P行業的風險也可以借助保險業來化解。

  Q4

  理財産品還安全嗎?

  存款保險推出,存款不再絕對安全,銀行理財産品的剛性兌付也將被打破。

  一直以來,剛性兌付目前在我國並沒有實質性打破。在銀行業內人士看來,存款保險的推出,讓銀行可以破産,同樣也推動著銀行理財産品打破剛性兌付的隱形保障,銀行購買理財産品也將切實地“買者自負”。

  所謂剛性兌付,就是在一款理財産品到期後,即便是産品兌付出現困難,銀行也會給投資者本息。儘管當下銀監會禁止銀行以“保本保息”等字眼進行宣傳,但在介紹理財産品時,不少銀行工作人員表示,銀行理財産品等同於“保本保息”。而截至目前,由銀行自銷的理財産品也鮮有虧本的案例出現。

  “其實對於理財市場而言,並未有剛性兌付的確切説法,但由於中國理財市場並不成熟,不少機構剛性兌付也是為了生存。”一位信託業內人士表示。

  10%以上收益的信託産品過去幾年風險事故不少,但最後都兌付了。債券市場的情況同樣如此,到期未能及時兌付的形式違約不少,最後還是一一兌付了。之前有的銀行出現過理財産品到期未能兌付的情況,投資者最終通過近乎“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方式拿回本金。甚至在P2P這樣市場化的地方,剛性兌付的陰影也存在。今年P2P平臺紅嶺創投出現1億的逾期,最後全部自己兜底。

  業內人士認為,存款保險制度所保的範圍不包括同業存款以及銀行理財,以往以銀行背書的銀行理財的安全優勢將會降低,並且隨著市場化進程的推進,銀行理財産品的剛性兌付也將會被打破,失去安全優勢的銀行理財産品的規模將會出現下滑現象。

  Q5

  國外的存款保險賠多少?

  從國際上看,償付限額一般是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GDP)的2-5倍。我國將最高償付限額設為50萬元,約為2013年我國每人平均GDP的12倍。

  1933年,存款保險這一制度第一次被寫入美國《格拉斯-斯特格爾法案》(亦稱1933年銀行法)。目前,世界上已有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而存款保險的最高償付標準一直處於上升走勢。

  央行表示,從國際上看,償付限額一般是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GDP)的2-5倍,例如美國為5.3倍、英國為3倍、南韓為2倍、印度為1.3倍。考慮到我國居民儲蓄傾向較高,儲蓄很大程度上承擔著社會保障功能,《存款保險條例(徵求意見稿)》將最高償付限額設為50萬元,約為2013年我國每人平均GDP的12倍,高於國際一般水準。據測算,設定50萬元的最高償付限額,能夠為99.5%以上的存款人(包括各類企業)提供100%的全額保護。

  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中,許多經濟體的存款保險制度有效維護了公眾信心和金融穩定,避免了大範圍的銀行擠兌。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就是成功代表,儘管危機中美國銀行業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問題,但並未引發銀行擠兌,維繫了金融體系的穩定,保護了存款人的利益。

  存款保險償付限額

  徵求意見稿中,對存款保險的賠付上限暫定為50萬元。對50萬元的最高償付限額,人民銀行根據2013年底的存款情況進行了測算,可以覆蓋99.63%的存款人的全部存款。

  □新京報記者 蘇曼麗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