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謹防盲目招商引資錯配資源

  • 發佈時間:2014-12-03 01:00:1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在長江經濟帶産業轉移的過程中,多地存在活動多、項目少,洽談多、落地少的現象。有些企業利用地方政府引進企業的迫切心理,抬高要價,在享受地價、稅收優惠後,卻未能實現其所承諾的發展當地産業的目標。

  不少網民表示,在産業轉移和招商引資過程中存在的種種亂象,是各地在錯誤政績觀引導下不規範引資帶來的惡果,在扭曲市場環境同時,更加劇了地方資源和環境壓力。各地應明確自身的産業功能分區,進行科學規劃,要以企業實際需求和産業發展趨勢為出發點進行招商引資,防止低水準重復建設和過度競爭。

  扭曲市場環境

  網民“楊建國”稱,各地不規範的招商引資競爭導致企業的無序流動,扭曲了市場競爭環境,有些地區甚至會做出違背中央精神和國家政策的行為,如在一般承諾外再多給予優惠政策。

  網民“是懂非東”稱,地方政府到處在招商引資,大大小小開發區遍地開花,一哄而上,工廠林立。工業污染了田地、江河,使生態環境遭受了嚴重污染和破壞。最後,受傷的是當地老百姓。缺乏嚴謹態度和科學規劃的盲目招商引資對地方經濟弊大於利。

  網民“樹頂的月亮”稱,一哄而上的新區、開發區不考慮科學性,結果會和房地産泡沫一樣破滅。每個地方的資源和環境不一樣,根本不可能都成為招商引資、産業轉移的成功者。地方政府須知,民眾的幸福感不只是GDP,還有公平社會與良好環境。

  網民“羅建軍”發問:“為了招商引資,不吝給部分企業提供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請問這些是公平競爭嗎?”

  不良政績觀作祟

  在不少網民看來,企業在享受地價、稅收優惠後未能實現其所承諾的發展目標,除自身原因外,也是地方政府在錯誤的政績觀下盲目招商引資帶來的不良後果。

  “本是市場選擇,政績觀一插手,一切亂套了。更可怕的是連污染一起轉移了,造福於民還是嫁禍於民,只有歷史來回答。”網民“范劍平”稱。

  網民“5122585688”認為,受錯誤政績觀影響,一些地方存在追求短期效益的行為。尤其是政府干預的手伸得過長,利用土地、稅收、補貼優惠等吸引企業,結果不是雙贏,而是雙輸。

  也有分析指出,企業發展失利,一是由於企業沒有真正做過實地調研,對中西部地區管理與配套環境相對落後現狀沒有完全看清;二是當地政府沒有分析企業的所需所想,當地的資源、市場優勢和企業沒有形成有效對接。

  科學規劃嚴把關

  “一個地區發展企業,需要根據本地區的客觀條件,科學合理地規劃佈局,而不是企業投錢就可以來。”網民“鐘欣燃”説。

  在網民“鹽城阿林”看來,産業轉移不是簡單的複製,更不能轉移污染和落後産能,要把資源承載能力、生態環境容量作為承接産業轉移的依據,努力實現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也有網民表示,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地方政府首先要擺正位置,應著眼于把握大政方針、管控宏觀決策、做好優質服務;二是要以商招商、以企招商,以企業實際需求和産業發展趨勢為出發點進行招商引資,進而構築合理的産業鏈;三是不要片面追求大而全,要嚴格篩選,因地制宜,使企業特性和本地環境、資源相契合。

  網民“廬風君”認為,一些省份正在掀起新一輪的投資和産業轉移的浪潮,在這種背景下一定要防止一哄而上,一定要防止低水準重復建設和過度競爭。

  (記者 趙東東 整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