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區創新模式吸引“洋鳳凰”
- 發佈時間:2014-12-02 11:32:06 來源:濱海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時報記者 于浩洋 報道
以倫敦、牛津、康橋等地大學科研實力為依託的“金三角”生物醫藥技術研發基地,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生物醫藥研發和生産基地,以往該區域先進生物醫藥技術成果大多先利用美國的市場進行轉化和産業化後再銷售回英國本土,而昨日落戶新區的中英生物醫藥技術轉化與産業化基地則有望打破這樣的地域轉化傳統。在擁有巨大的生物醫藥發展市場的大背景下,基地將通過打造適合國外企業落戶的“微環境”和來自英國本土的資金支援,實現將“金三角”區域的生物醫藥技術轉化成“濱海”成果,把中國巨大市場的“吸引力”變成中英合作的“創造力”。
打造“微環境”吸引“洋鳳凰”
“中國作為人口大國,擁有巨大的生物醫藥發展市場,這是吸引英國科研團隊和中小企業落戶的重要因素。”基地的發起人之一——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牛津大學教授崔佔峰認為,濱海新區引進技術轉化的迫切需求,也有足夠的服務和支援,這為整合英國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國內外龍頭企業、風險基金等機構打造一個建設資源市場化配置的國際化的新醫藥創新聯合體提供了平臺。
不過,崔院士也表示,中英兩國存在文化、法律和生活方面的差異,如何打消英國科研人員和企業來華的顧慮將成為項目的難點。他介紹説,按照設想,基地一方面將邀請來自國外的管理團隊和國內的團隊一起,打造一個適合國外公司落戶的創業“微環境”,另一方面還將為落戶企業提供來自英國牛津醫學工程公司Oxford-Mestar Ltd持有一億英鎊募集基金作為資金支援,來保障中小企業落戶後的資金運作:“擁有一個高效的服務團隊、又有來自英國本土的資金支援,這樣可以實現企業的‘軟著陸’,有機會逐步走出去適應中國市場。”
首批企業有望明年落戶
“有了這樣優質的平臺,我們也會有針對性地選擇落戶企業。”崔院士表示,該基地會選擇在中國有廣泛市場,並且能夠産生社會效益的生物醫藥技術,同時吸收英國一些有潛力的中小型生物醫藥公司。目前已經有11個項目在談,並有望在6-10個月內實現落戶。“除此之外,我們的基地還將是一個開放式的平臺,使得國外的企業和國內的企業相互接觸,形成合作,産生機會,産生雙向的平臺。”他表示。
“按照規劃,基地5年時間引進10家世界領先級高新技術企業入駐,引進外資項目10個以上,引進外資項目資金5億元,爭取實現基地內3至5家項目公司或衍生公司完成上市;預計5年內基地總産值達20億元、銷售收入10億元、納稅1.2億元。”新區科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基地還將在吸引和培養科研人才等方面發揮作用,形成完整新醫藥創新轉化鏈,成為國際領先的生物醫藥孵化轉化“旗艦”標桿。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