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超主權時代的機遇和挑戰

  • 發佈時間:2014-12-02 08:31:0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增強,世界經濟問題越來越需要各國聯合行動,以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發展中國家在參與這些行動中,難免要讓渡一部分國家主權,以享受全球化帶來的發展機會,同時其經濟主權難免會受到外部的衝擊。

  發展中國家遭遇挑戰

  首先,發展中國家的主權弱化,政治、經濟和資訊安全受到衝擊。在全球化的過程中,發展中國家被西方國家置於其主導的國際機制運作、調整中的被安排地位,使其主權行使的範圍和品質受到削弱。發展中國家的出於經濟發展的考慮及其對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順應,又不得不在西方的壓力下被迫在許多時候和許多問題上作出讓步,從而難以有效地維護自己國家的主權,所以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展中國家處於主權維護的弱勢地位。

  其次,發展中國家經濟主權在國際組織中的作用仍然發揮得不夠。由於經濟發展水準的不平衡,不同國家之間在依賴關係上往往是不對等的。從國際貿幣基金組織(IMF)的決策規則看,具有強大經濟實力的發達國家主導著決策。因而,加權表決機制對發展中國家極不公平,雖然它們是IMF的絕大多數成員國,但它們的投票份額還不到50%。可以看出,IMF這種決策程式決定了發展中國家在IMF的決策體系中處於被動和劣勢地位,這使發展中國家處於不利的談判地位,其建議很難被真正採納。

  最後,全球化過程中發展中國家仍處在非主導地位,經濟發展受到牽制。發達國家不僅在國際組織中起重要的主導作用,在世界生産、貿易、投資和金融領域也佔主導地位,可以通過國際生産體系、貿易體系和金融體系,繼續影響和控制世界經濟的命脈和發展方向。發達國家可以利用其強勢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地位,對國際經濟治理機制的決策,置若罔聞,我行我素,採取利己損人的經濟政策,把國內的經濟問題國際化,把經濟危機傳導給其他國家,更有甚者干涉別國主權,用武力手段強行更改政權性質,踐踏國際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

  中國積極參與全球化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首先,我們需要戰略思維和全球視野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制定後危機時代的發展戰略,積極參與全球化,推動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進程,堅持發展我國的經濟主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社會主義生産力,加快調整産業結構,積極對外開放,引進外國先進技術、資本和人才,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和戰略新興産業;同時保護弱勢民族産業,扶持民族工業的優勢産業,增強國家的整體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提升國際分工的地位和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以積極的態度、多元的視角、開拓的勇氣和全面發展和和諧發展的高度去探索、實踐,加快把我國建設成經濟大國、強國。

  其次,要聯合和團結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機構中發揮積極作用,參與規則的制定,做規則的制定者,維護好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推動新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建立。中國要積極參加國際經濟組織,參與國際組織的聯合行動,爭取發言權和國際“遊戲規則”的制定權,積極參與發達國家的競爭與合作;團結並聯合廣大發展中國家,處理好同發展中國家的利益關係,提高在全球化衝擊下的整體生存能力,以集體的力量提升自己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逐步推動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

  再者,要學會運用規則和法律手段,維護國家的經濟安全和國家主權。目前的國際組織的運作制度,已經從“權力導向”向“規則導向”轉變。也就是説,發達國家已不可能單純靠強權來推行其經濟政策,大家都要遵循一個預先制定的規則。我們應加快經濟體制改革和法律制度建設,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建立符合國際規範的經濟體制和法律制度;在對外經濟關係方面,應該研究和掌握好規則,善於利用規則,讓渡一部分經濟主權,參與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聯合行動,並運用規則和法律手段維護好我國的經濟安全和國家主權,掌握本國的經濟命脈,為經濟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實現我國的經濟發展宏偉戰略目標。

  最後,加快政府轉變職能,提高宏觀調控水準,實現內外均衡發展。在開放經濟條件下,應轉變傳統的宏觀調控思路,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提高宏觀調控水準,弱化國家對經濟的直接干預,加強經濟杠桿的作用,發揮市場對基礎資源的配置作用,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以實現內外的均衡發展,減少外部危機對國內經濟的衝擊。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參與國的經濟存在著深刻的相互依存性,僅僅通過一國的政策搭配還不足以實現經濟的內外均衡,各參與國應該在經濟政策上進行國際協調。遵循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注意處理好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的利益關係,以獲得中國在開放經濟中的最大利益。

  (作者係商務部研究院外貿研究所課題組副研究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