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紀念品從圖紙到市場有多遠
- 發佈時間:2014-12-02 04:29:21 來源:解放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郭藝臖
2014上海旅遊節“老鳳祥杯”旅遊紀念品設計大賽日前揭曉,在3000件圍繞“智慧上海”主題設計的參賽作品中,有8件作品脫穎而出。然而,對眾多充滿創意的原創設計者來説,從圖紙的“談兵”,到市場的“實戰”,還有不少路要走。
小小的旅遊紀念品是一個城市的旅遊名片。但長期以來,全國各地旅遊景點的紀念品大同小異,遊客沒有“很想買的衝動”。那麼,什麼樣的旅遊紀念品讓遊客願意掏錢?
“設計地域化、藝術性兼顧實用性的更受歡迎,價格在百元左右的也是主流。”市旅遊紀念品展示中心總經理陳儉告訴記者。為了誕生更多具有上海特色的旅遊紀念品,近年來旅遊紀念品設計大賽的主題年年有變,從“經典上海”、“上海印象”再到“智慧上海”。同時,大賽的參賽者正從在校學生為主,漸漸擴容到廣告公司、設計公司、設計師工作室等專業設計師群體。
然而,由於目前旅遊紀念品的設計、生産、銷售無法整合成一條緊密的産業鏈,不少新款紀念品大多還停留在“圖紙階段”。
例如,獲本屆大賽三等獎的竹子筆桿,在大賽復選階段,不少企業就有訂購意向,但設計者苦於沒有批量生産能力。另外,曾在大賽上奪得一等獎的“滬語方言密碼鎖”,因需另開模具而成本高昂,廠家要求先期生産1萬把,涉及上百萬元資金,最終因考慮風險而被擱淺。
“設計師對作品精益求精,卻忽略其材質應用、製作工藝、開發成本等現實問題,這些恰恰是廠商最為關心的。”陳儉分析認為。
設計如何更好地對接市場?大賽今年設置了“優化作品”環節,讓設計師給作品估價,把成本問題引入比賽,力求作品更接地氣。
“好的旅遊紀念品應當凝練具有本土特色的地域符號,也要了解市場的需求。”上海市旅遊局市場推廣處處長沈超透露,上海將嘗試利用相關旅遊産業發展基金,投入到優秀設計作品的開發和生産上,最高可承擔30%的投入。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