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微店 便利還是“殺熟”?

  • 發佈時間:2014-12-01 06:29:24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今打開微信、微網志等社交媒體,各種商品資訊不斷刷屏,小到食品背包,大到汽車房子,“熟人行銷”日漸走紅,朋友圈變成了大賣場。不過,由於是新生事物,加上缺乏第三方支付平臺做擔保,微店這種看似便捷的行銷方式潛藏著風險,走上正軌還有待時日。

  90後小曹在省城一家媒體工作,除了日常上班,她還開了一個零食微店。小曹有朋友在國外留學,還有食品廠上班的朋友,他們能提供一些市面上很難買到的小零食。起初小曹只是自己買來吃,後來發現商機,乾脆開微店,做起了熟人生意。

  “買家都是熟人,信得過我,再説騙了人我也沒地方跑。”小曹説,微店下單、打款全憑口頭承諾及熟人間的信任,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有幾百好友,平時人緣也不錯,買過的朋友覺得東西好,再推薦給別的朋友,口口相傳下來,半個多月已經交易了30多筆。

  小曹説,開微店門檻低,註冊流程簡單,之後在手機客戶端上直接拍照加上文字介紹就可以生成連結,還能分享到朋友圈,直接點擊購買即可,非常方便。至於發貨、售後等,具體由供應商來操作,她只負責商品推廣,以後做大了還可以考慮發展分銷商和別的供應商。這種把供應與推廣完全分開的模式,可以降低開店成本,減少庫存,還省下廣告費用。

  然而,如此簡單快捷的方式下,並非所有的賣家信譽都能得到保證,買家的風險也隨之而來。

  “買東西都是先匯款,一旦賣家收款不發貨,或者發來的貨有問題怎麼辦? ”市民張磊的顧慮不無道理,微店購物確實比較方便,但風險也很多。買家付錢自動到賣家賬上,整個過程看不到物流情況,不能退款,因為是熟人生意,對産品不滿意也不好吱聲,更別提維權了。

  鋪天蓋地的産品資訊也讓不少人不勝其擾,“好端端的朋友圈,常有商品廣告,有的賣家還通過私聊推薦,感覺很煩。”記者隨機採訪了身邊幾位朋友,一多半的人表示不喜歡這種方式,又不好意思當面拒絕,只好私下將賣家“拉黑”。

  事實上,僅被“視覺騷擾”還過得去,如果被“殺熟”就讓人難以忍受了。據了解,目前微店最嚴重的缺陷,就是支付制度對買方權益的保障不足。

  前不久,太原市民李欣俐通過朋友圈買了一款號稱 “南韓正品直郵”的桃子護手霜,發現質地和味道都和以前用過的不一樣。“因為是朋友,我才相信,誰知結果會這樣。”最終李欣俐沒有要求賣家退貨,畢竟是平時處得不錯的朋友。

  記者體驗後發現,這種熟人交易確實存在不安全性。某微店在“提交訂單”頁面上有這樣的提示:付款後,資金將直接進入對方賬戶,無法退款,微店不介入雙方糾紛處理。也就是説,買家下單後,如果賣家不發貨,或商品品質有問題,只能靠雙方誠信線上下解決。

  目前下載量較大的一款微店應用協議中也明確表示,微店無法控制交易所涉及物品的品質、安全或合法性,消費者應自行謹慎判斷,並承擔因此産生的責任與損失。

  對此現象,山西明坤律師事務所馮芝鋼律師表示,微店是新興事物,目前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其監管存在一定盲區。這種“點對點”的模式,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一旦出現糾紛,維權會很難。“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解決買賣雙方的信用問題,而微店暫時沒有,資金單向流入賣家賬戶,只能從道德層面保障交易公平,支付存在風險。”

  省工商部門工作人員認為,微店這種熟人交易,賣家往往沒有正規經營資質,所售商品品質無法保證。而且,私下交易,單憑商家身份證資訊及手機號碼,工商部門很難介入處理,因為商家地址無法查證。因此,對於微店行銷,買賣雙方都應慎重,交易時保留好購物記錄、支付頁面、交易資訊等資料,最好截屏留存,並通過第三方交易平臺進行支付,謹慎直接付款給對方。

  本報記者 張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