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成都農村病死豬去哪了

  • 發佈時間:2014-12-01 00:32:2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成都市科農動物無害化處置有限公司的廠區內,一頭頭病死豬被送進了車間,通過高溫蒸煮後,變成了特殊的産品。公司法人楊學軍説,他們是用“濕化化制法”對病死豬進行的處理,通過技改準備採用“幹化化制法”進行處理。

  這家公司位於邛崍市水口鎮鍾山村3組,平常大門緊閉,坐落于被樹林覆蓋的山坳之間,該公司不僅從當地運回病死豬,還從蒲江、大邑、郫縣、都江堰、彭州以及雅安、眉山部分農村等八個縣區收病死豬。“我們每天至少要收集有30多噸的病死豬,生意比前幾年好多了。”公司一位員工説。

  10月21日,成都邛崍市前進鎮馬橋村養殖戶楊永清的養殖場突然病死了2頭170斤以上的育肥豬。他沒有像以前那樣焦慮不安,而是拿起電話向成都市科農動物無害化處置有限公司進行了報告。在他打完電話24小時之內,公司派出冷鏈運輸車把這兩頭病死豬拉走。

  然而,之前養豬戶的病死豬很少挖坑深埋,甚至被賣掉。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農村養殖生豬的數量巨大,病死豬的盲目處理不僅污染環境,還造成食品安全隱憂。楊永清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養豬,如今存欄300頭左右,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養豬戶。説起病死豬肉的處理,楊永清告訴記者,早些年都是亂扔,好一點的頂多是挖個坑,把病死豬埋掉。在前些年,一些養殖戶還把病死豬賣掉。“當時覺得病死豬也是資源,養殖戶埋掉比較可惜,再加上還有人專門來收購死豬,所以大家賣死豬都見怪不怪。”崇州市隆興鎮豐樂村村民李明洪告訴記者。

  在崇州市,一家名為成都永新無害化處置有限公司的企業已經使用“幹化化制法”處理病死豬。在崇州市隆興鎮豐樂村,記者在該公司發現,車間的生産線上,一頭頭大小不一的病死豬只被傳送帶送進處理箱,經過高溫高壓水解、乾燥、壓榨等工藝處理,實現無害化處置,最後産出工業用油和有機肥。該公司副總經理徐亞南告訴記者,公司正式投運1年多來,已經無害化處置病死家畜超過3萬頭,家禽近十萬羽。

  “病死豬經過處理後,産生了最重要的産品,即有機肥,也叫花肥。”楊學軍説,這種肥料一般不用在農作物上,在苗木、花卉的培育中使用比較廣泛。據測算,而無害化處置每噸病死豬能産出300公斤肥料,市場售價在900元左右,目前産品供不應求。

  一些生豬養殖戶告訴記者,把病死豬報告給處置公司來處理,養豬戶不僅從公司收不到一分錢,還要給公司一筆費用,但他們積極性仍然很高。這得益於成都探索以無害化處置與保險賠付掛鉤為核心的多方聯動機制。成都市農委畜牧獸醫處處長楊浩説,保險公司、處置場、養殖戶三個主體與動物衛生監督構成“3+1”工作機制。養殖戶購買生豬保險後,一旦出現豬只死亡,保險公司經過核實,並經無害化處置後,養殖戶就能得到400至1500元不等的賠償,有效確保養殖戶主動上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