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老品種新血統“富硒”“SOD”任你選

  • 發佈時間:2014-11-29 04:32:3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是山東省陽信縣梨園郭村梨農朱元華種梨“提檔升級”的第二年。這些日子,朱元華一直忙於將收穫的有機鴨梨發給全國各地的買家。去年7月份,朱元華開闢了30畝有機梨試驗田,試驗田中,鴨梨樹佔到80%。“之所以如此選擇,緣于陽信鴨梨是我們這裡的地標性品種,知名度高,有著口感好、耐儲存、産量大等其他品種無法代替的優點。”據朱元華介紹,在試驗田中引入少量其他早中熟梨品種,一是為了彌補市場空檔期,二是用作自然授粉。

  陽信鴨梨迄今已有1300餘年的栽培歷史。朱元華所在的梨園郭村,清末民初移植良種鴨梨,歷經80餘年選優汰劣,更新繁衍,選育出優質鴨梨——陽信鴨梨。2012年度,在中國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陽信鴨梨”品牌價值21.84億元。

  老話講:“桃三杏四梨五年”,這一定論在上世紀50年代初時被“山東省農民科技狀元”朱萬祥打破,推出了“鴨梨3年結果,5年豐産,8年畝産超萬斤”的新技術,使陽信鴨梨達到了高産穩産,實現了質的飛躍。據估算,陽信鴨梨平均畝産量比早熟梨高1500公斤。

  陽信縣鴨梨研究所所長王清敏介紹説,目前,陽信已先後引進豐水、綠寶石、皇冠、新梨七號、早酥等56個新品種,但陽信鴨梨仍為當地特色優勢産業,其栽培面積達7300公頃,佔全縣梨種植面積的86%以上,年産鴨梨2億公斤。上世紀90年代,陽信鴨梨先後參加山東省和全國水果鑒定評比,以果體大、糖分高、脆而不膩、汁多無渣、味清香、耐儲運等優點,被評為山東省和全國優質水果,榮膺國家“金盃獎”。

  “我去年以每斤1.5元的價格收購了300噸陽信鴨梨進行儲存,到今年4月份,市場價每斤漲了1元。”家住金陽街道辦事處的齊成明于1995年建起冷庫開始做鴨梨儲存、包裝和銷售生意,他認為,相比于早熟梨或其他梨品種,陽信鴨梨的價格雖然略低,但一直比較穩定。“來自河北、福州、嘉興等地的客商對陽信鴨梨的認可度較高,我每年能賣一萬箱,別的梨不過佔十幾箱。”齊成明介紹説:“因耐儲存,陽信鴨梨市場供應期較長,每年9月份采收後,可以通過冷藏一直供應到第二年7月份。”

  鴨梨保鮮方面,該縣現有儲藏保鮮企業258家,儲存能力達6萬噸。每年7月至9月,早中熟梨品種恰好填補了市場空檔。鴨梨上市之前,這些數量不大且不耐儲存的梨恰已退出市場。另外,經嫁接的早中熟梨品種,頭3年每畝地要比鴨梨多耗費200元。

  據了解,借著該縣畜牧業發達的便利條件,梨農們秋後在梨園裏施肥用的都是動物糞肥,這也使得鴨梨有了“樹越老梨越好”的口碑。梨農們普遍稱讚:“鴨梨是老祖宗留下的寶,洋品種怎麼也代替不了。”據王清敏介紹,當前,鴨梨出口數量仍居我國出口梨系列之首,而該縣擁有鴨梨出口基地2000公頃,産品遠銷美國、加拿大、新加坡、中東等國家和地區。

  目前,陽信有鴨梨深加工企業9家,年加工能力1萬噸。開發有鴨梨醋、鴨梨醋飲、鴨梨膏、梨花茶等多種産品。同時,在傳統陽信鴨梨種植的基礎上,採用生物工程技術開發出“富硒”梨和“SOD”鴨梨,為老品種開拓了更加廣闊的市場。

  李雅芹劉浩洋尹書芹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