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演員”的新角色
- 發佈時間:2014-11-28 22:29:51 來源:中國財經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前到府是收統籌、催稅款,農民看見繞道走;現在到府是發補貼、送政策,農民開門笑臉迎。”這是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六指街財政所幹部的真實寫照。現在,他們不僅是發補貼、送政策,惠農政策的“執行員”,還是常年為外出務工人員等農村特殊群體墊繳新農合資金的“服務員”;更是全街分散供養的236名五保戶和291名70歲以上的特級護理老人的“勤務員”。這群財政所的“老演員”們正扮演著基層財政工作的新角色。
既“管錢”又“管事”做全村百姓的“勤務員”
2013年,六指店村村民謝小兵的妻子身患重病,花去了家裏1萬多元積蓄。可報銷票據不慎遺失,這對他們一家來説無疑是雪上加霜。
財政所幹部黃志懷聽説後,趕緊給謝小兵打了一個電話:“別急,財政所應該有存根,我一會幫你找找。”放下電話,他急忙找到財政所管理票據的丁從華。30多本醫保收據存根,700多份票據,兩人的眼睛看花了,手翻麻了,終於找到了那份醫保收據存根,及時送到謝小兵手中。
這樣的事,對於六指街財政所的幹部們來説並非第一次,他們已記不清多少次親自到府,將補貼送到五保戶的手中;也記不清多少次翻閱存根,為粗心遺失票據的村民搜尋原始憑證……正因如此,他們也與村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從“抓收入”到“促發展”做財源建設的“引導員”
用水難,行路難,曾是牽絆六指街發展的難題。財政所幹部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們一方面和村幹部一起,號召群眾集資,另一方面利用專報、會議彙報等形式,積極向上級部門和相關單位反映情況,到區裏跑項目、要政策,爭取財政補貼。在財政所和村幹部的共同努力下,全街完成新建及維修機站55座,改造攔河壩8座,改造塘堰56口,治理土地面積3.99萬畝,新建水泥路11.4公里、機耕路62.2公里……涉及40個行政村,受益人口6.68萬人。村級基礎設施的改善,為招商引資鋪平了道路。
為支援企業發展,六指街財政所還設立扶持企業發展資金,幫助轄區內企業解決資金難題。武漢雄弛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是六指街一家初具規模的民營企業,2008年,這家公司還只是一個規模不大的小廠,然而憑藉技術和價格優勢,訂單多如雪片,産品供不應求。負責人周尤利準備乘勢而上,可生産流動資金嚴重不足,於是,他來到了六指街財政所尋求幫助。所長馮華利多次帶隊到公司調研,積極牽線搭橋,終於解決了該公司的資金難題。目前該公司産值上億元,利稅200多萬元。
近年來,六指街財政所找準財政支援鎮域經濟發展的支點,發揮財政職能,轉身變成了財源建設“引導員”,支援茶葉、漁業、林果業等拳頭産品、特色産業發展。先後籌措資金2000萬元,支援農業産業化項目建設,為全街5100人實現就業搭建了平臺。今年,六指街財政所先後組織資金1100萬元,幫助街內6家龍頭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從“徵管型”到“服務型”做勤政廉政的“管理員”
這幾年,六指街財政所的財政幹部,突然覺得自己有些“不務正業”——既是財政幹部,又是村幹部。隨著面向農民的直接補貼和支農項目資金逐年增加,鄉鎮財政職能由向農民收錢的“徵管型”,向給農民發錢的“服務型”轉變,但挑戰也隨之而來,“在基層財政所工作20多年才發現,‘發錢’比‘收錢’更難。”一位老專管員感嘆道。
為了適應工作職責轉變,全所人員積極參加資訊化培訓,個個都成為了鄉鎮財政資訊系統的操作員,運用財政資訊網路辦理對農補貼、遠端報賬等業務。2013年以來,財政所發放糧食補貼資金1447萬元,先後為4357人辦理靈活就業人員社會養老保險手續,徵繳醫保資金472萬元,沒有出現一分錢的差錯。
六指街財政所幹部們紮根基層、服務群眾的行風政風,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該所先後榮獲全省家電下鄉工作先進單位、規範化鄉鎮財政所創建工作達標單位,全市文明單位、群眾最滿意先進基層站所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