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微軟補繳稅款1.4億美元

  • 發佈時間:2014-11-27 14:29:28  來源:山東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商報消息昨日,有媒體稱,因微軟公司跨境逃稅,中國已向微軟補徵了1.4億美元的稅款。

  北京時間11月23日,新華社撰文以“避稅與反避稅:稅務部門和跨國公司間的‘貓鼠’博弈——從‘中國反避稅第一大案’説起”為題,披露了相關細節。

  這篇文章寫道,“M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企業,在世界五百強的排名長期名列前茅,總部設在美國。1995年公司在北京投資設立了外商獨資企業……註冊資本高達2000萬美元。”

  根據分析,微軟(Microsoft)是唯一符合上述條件的公司。

  文中指出,這家美國公司的中國子公司補稅及利息共計8.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照企業目前銷售規模測算,其未來每年將為中國增加稅收1億多元。

  該案件因數額巨大、影響巨大,被稱為“中國反避稅第一大案”。文章援引稅務專家的話表示,這一案件揭示出跨國公司避稅的慣用手法——轉移利潤,即利用不同國家的實際稅率差異,不合理地將利潤轉移,也就是通常所説的“空有GDP,稅收不見了”。

  微軟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州雷蒙德,該公司沒有對該報道予以證實,但也沒有否認。“2012年,中國和美國的稅務機關就微軟在中國的運營達成一項雙邊預約定價協議,”微軟髮言人通過電子郵件發表聲明説,“根據預約定價協議的條款,中國將在此基礎上向微軟徵稅。”

  所謂的預約定價協議,就是轉移定價,指的是在子公司之間簿記價格和銷售方式確定對應的稅務處理方式。微軟等很多跨國企業都在全球範圍內使用這種方式。

  根據2014財年的財報,微軟總的實際稅率是21%,遠低於35%的美國企業所得稅標準稅率。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該公司通過這種轉移定價方式,將利潤轉移至愛爾蘭、新加坡,以及波多黎各的“外國區域運營中心”。

  文章稱,蹊蹺的是,M公司在中國的子公司“自設立以來幾乎沒有什麼盈利”,6年累計虧損達20多億元。但是,“從M公司所處的行業看,北京市該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在12%以上,而這家公司的平均利潤率只有負18%。”稅務機關經過調查後發現,主要原因是“利潤的一半以上都要支付給美國母公司,作為提供研發服務和技術支援的特許經營費用,也就是説中國子公司利潤需至少超過目前的一半以上方能盈利”。

  報道稱,這家美國公司承認了避稅行為,其中國子公司同意向政府補繳稅款。 謝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