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將生態文明建設 納入法治軌道

  • 發佈時間:2014-11-27 06:14:4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綜合性、長期性、艱巨性,只有依靠系統完整的制度體系才能進行。因此,只有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治的軌道,才能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長效機制,將生態治理從理念轉向實踐。

  首先,生態環境治理先要從治理某些政府官員心中的“霧霾”做起。政府官員對環境惡化的漠視就是隱藏在他們心中的霧霾。部分地方政府官員受GDP導向驅使,不顧本地的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盲目開工高污染項目,導致環境惡化加劇。雖然中央已三令五申不再唯GDP論英雄,但要想真正轉變觀念,需加快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中央對地方考核機制,否則生態環境建設難見實效。

  其次,要用法治思維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在立法層面,應將追究破壞生態環境主體的法律責任,由主要通過民事立法向刑事立法轉變;在執法層面,要進一步加強對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執法力度,對於破壞環境的行為要零容忍,不斷增加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成本,讓生態環境成為一道“高壓線”,讓生産經營主體不敢碰、不能碰、不想碰;在司法層面,司法機關要形成與執法機關良性互動的格局,務實高效、從嚴從重進行法律責任追究和處罰,形成和保持高壓態勢;在守法層面,要加強輿論引導和社會監督,形成污染環境人人喊打、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良好社會氛圍。

  再次,要加強系統性原生態恢復。自然環境是無數的必然和偶然性因素共同創造的,但人類百餘年工業化進程卻把大自然變得千瘡百孔,使大自然的自我恢復能力逐步喪失。造血功能再造和生態迴圈系統恢復需要系統的制度設計和持續的務實推進。因此,生態環境建設的最高境界是生態恢復,盡可能將生態恢復到大自然的原生狀態,這應成為生態環境建設的最終使命。

  治理生態環境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每個人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將點點滴滴的善思善言善行匯聚成保護生態、治理生態的強大合力,為實現“中國夢”擎起一片藍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