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活著就要為百姓做事

  • 發佈時間:2014-11-27 06:14:4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957年,34歲的龔全珍隨同患病的丈夫、時任新疆軍區後勤部長的開國少將甘祖昌離開烏魯木齊,來到江西省蓮花縣坊樓鎮沿背村定居。被分配到條件艱苦、只有3名教師的九都中學任教,她毫無怨言,後來又在幾所鄉村中小學間輾轉,一幹就是50年。

  “活著就要為黨和人民做事情。”多年來,龔全珍始終銘記丈夫的話。所以,退休走下講臺後,龔全珍仍然關心下一代的教育成長。2003年,她加入了縣鎮兩級的老幹部宣講團,經常為青少年作愛國主義傳統教育報告。“健康時,每週去一次福利院,為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病時,不住特殊病房,不用價格昂貴的進口藥品……逝世後,生前最後一個月的工資作為我此生最後的黨費;生前資助的5名貧困大學生,要求子女們繼續資助到畢業……”這是龔全珍向黨組織遞交的承諾書。

  龔全珍幫助過的人還有很多。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她捐贈資助困難家庭、困難戶10余萬元,受助家庭30多戶、受助者100多人,而她本人的月收入不過3000元左右。今年4月,四川雅安發生地震,龔全珍積極捐款捐物。她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假如很多人幫助,力量就更大。我們應該伸出援助的手,盡一份力,這是共産黨員應盡的義務。”

  2011年,為營造和諧溫馨的社區發展環境,傳承甘將軍無私奉獻、艱苦奮鬥的優秀傳統,龔全珍調動社區黨員和群眾創先爭優。她在琴亭鎮金城社區建立了“龔全珍工作室”,定期為社區黨員、居民和困難家庭開展革命傳統、理想信念教育和扶貧濟困慈善活動。她每週都會來到工作室,與群眾溝通交流,幫助群眾解決思想和生活上的問題。在她的影響和倡導下,全縣建立了45個龔全珍工作室,組建了200多支黨員志願者服務隊,帶動近3000多名黨員幹部結對幫扶困難群眾,為基層群眾提供發展資金200余萬元。現在,龔全珍工作室成為了黨員幹部受教育的基地和為群眾解決矛盾糾紛的平臺。2013年,她又成立“龔全珍愛心救助基金會”,廣泛募集社會資金,採取定期救助和臨時救助相結合的方式救助困難對象。到目前為止,基金會已募集社會資金30余萬元,資助困難群眾和學生10多萬元。

  (文/本報記者 姜天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