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鼓勵創新就要寬容失敗

  • 發佈時間:2014-11-27 04:52:30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漆先望

  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最大的獲利者不是馬雲,而是韓裔的日本企業家孫正義。孫正義經營的軟銀公司14年前以區區2000萬美元投資阿里巴巴,而今獲得了580億美元的投資回報,創造了網際網路時代“芝麻開門”的經濟神話。為什麼中國人創辦的公司,卻讓外國人成為最大獲利者?表面原因是我國金融業發展的滯後,深層原因卻是創新文化的缺失。

  收集、處理和開發資訊的創新能力取代資本,成為資訊時代最關鍵的生産要素。與土地、資本等生産要素不同,創新始終與風險如影隨形。首先是巨大的市場風險,即率先推出的商品(或服務)能否得到用戶的認可。正如馬克思所説“商品到貨幣是一次驚險的跳躍。如果掉下去,那麼摔碎的不僅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孫正義的軟銀熱衷於網際網路項目投資,既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也經歷了許多失敗,特別是本世紀初網際網路泡沫破裂,使其蒙受巨大損失。除了市場風險,創新還面臨極大的技術風險。在國內率先實現多晶硅量産的樂山新光硅業,之所以在短短幾年時間就從鼎盛走向破産,冷氫化還原技術對熱氫化還原技術的替代是重要原因之一。在資訊時代,資訊的快速傳遞和技術進步的日新月異,使市場風險和技術風險顯著加大,遠遠超過工業時代。面對如影隨形的創新風險,形成創新文化的關鍵不是如何激勵成功,而是如何寬容失敗。形成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關鍵是通過深化改革,為其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證。

  發展風險投資。面對市場和技術的不確定性,創新需要敢於冒險的投資與之配合。金融業不但重點需要發展規避風險穩健經營的銀行業務,也要積極發展高風險高回報的風險投資業務,完善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金融體系。優化産權結構。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通過不同所有制資本固有的冒險精神、應變能力、社會責任和經濟實力優化組合,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借鑒有限合夥制的成功經驗,按照收益與風險對等的原則,界定不同資本的權利和義務,增強企業敢於冒險的創新衝動。

  改進考核辦法。國有資本進入風險投資領域,必須完善考核辦法。對此,應以長遠的綜合收益而不是近期的單項收益衡量創新成敗。如樂山新光硅業雖已破産,但前期收益卻數倍于當初投資,就仍應視為成功的投資項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