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42家航企集體簽訂公約 飛行員流動將走上有序軌道

  • 發佈時間:2014-11-26 18:3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 趙宇寧)中國航空運輸協會、中國民航飛行員協會及多家航空運輸企業,26日在北京簽訂《航空公司飛行員有序流動公約》,這意味著我國航空公司飛行員流動將走上有序軌道。

  當天,共有42家航空運輸企業集體簽字,這些簽約單位完成的航空運輸量佔全行業的95%以上。

  數據顯示,20多年來,民航飛行員流動處於無序狀態。近十年來,已有超過千起飛行員辭職訴訟,而2013年,一起飛行員勞動爭議官司甚至引來最高法專門聽證。飛行員“跳槽”引發輿論關注,“拉鋸訴訟”、“天價賠償”頻見報端。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李軍當天在簽約儀式上發表講話時稱,飛行員無序流動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飛行力量不充足,加之無序流動造成人員流失和閒置,或飛行員帶著情緒執飛,這將直接影響飛行安全;有的企業採取私下交易手段去挖別人的稀缺人才,有的企業則把人卡住不讓流動,這影響了市場公平競爭;申請離職的飛行員中,一半以上處於停飛等待狀態,其中又有很多是資深機長,這造成了人力資源浪費。

  當天簽訂的《公約》規定,飛行員流動要堅持持續安全、自主流動、有序流動、有償流動、誠實守信等五條原則。

  具體來講,在飛行人員流出調控幅度方面,原則上不超過1%,但不包括控股公司之間的內部調動;流入調控幅度上,新建公司開始時數量大一些,以後逐年減少,促進自行培養飛行員;接收方對流出方的經濟補償方面,既要以2005年五部委頒布的相關文件為基礎,也要考慮價格指數上漲等因素,按照市場規則,最終由企業商定。

  民航局安全總監吳成昌表示,此次《公約》的簽訂在規範飛行員流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它是一種行業公約,“是政府逐步退出行政指令角色,交由市場主體更多參與的體現。”

  當天還成立了監督協調委員會,負責全面監督《公約》的施行。委員會還要根據各簽約方的要求,對所發生的爭議進行調解,盡可能避免和減少勞動爭議仲裁和到法院訴訟。(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